文|北京 王磊
2025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金砖国家在成功实现了第三次扩员并吸纳了十个金砖伙伴国之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在金砖国家发展及全球南方合作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本次会晤聚焦“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主题,围绕著全球卫生健康合作、贸易投资和金融、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和平与安全多边体系改革、金砖机制发展等六个重点议题达成诸多共识,先后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里约热内卢宣言》等多份重要文件。作为由一批新兴大国自主推动的全球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在迈入“大金砖合作”新阶段之后,进一步彰显发展属性,打造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动力机制,积极参与引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多样性与多元领域是合作根基
金砖国家合作的不竭动力源于自身多样性。从最初的金砖四国阶段开始,金砖国家就以其成员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鲜明特征,展示了突出的多样性。作为由一批新兴大国自主推动并开展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充分尊重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并基于多样性成功探索了大国间进行互补性、协同联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尤其是在金砖国家实现了三轮扩员之后,随著成员国规模的不断扩大,金砖国家的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金砖成员国已经广布于东亚、南亚、欧亚、西亚、北非、东非、东南部非洲、南美等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金砖国家的全球代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展现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
金砖国家全方位合作日益覆盖多元广泛领域。在依托于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组成的“三轮驱动”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金砖国家的合作全面开花、层层推进,已经覆盖外交、安全、经济、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科技、教育、文化、农业、交通、智库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地方和友城等数十个领域,并且逐步向气候变化、卫生健康、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新领域拓展。金砖国家在上述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金砖国家逐步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并构建起愈加坚实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随著2023年至今成功实现两次扩员,金砖国家在更广泛的政策领域持续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促进和平与安全,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重振和改革全球多边体系,推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金砖国家已经搭建起了扎实巩固的多维合作框架。从高盛公司提出的投资概念逐步发展为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金砖国家经过十九年的奋力发展,一路筚路蓝缕,已经搭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广格局、立体化的合作架构。通过机制性地召开领导人会晤、多领域的部长级会议、覆盖广泛的联络组和工作组会议等,持续推动金砖国家构建战略伙伴关系,这本身就是金砖国家坚持不懈取得的巨大成果,也为其长远发展做出了战略布局,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并锚定了金砖国家日益丰富的合作成果。金砖国家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在其多维合作框架中扮演著特殊重要角色,为金砖国家合作提供战略指引,就金砖国家合作重点议题难题作出政治决断,持续为金砖国家发展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坚持多边主义与立足全球南方
金砖国家合作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原则。金砖国家都是在全球或所在地区发挥著重要影响的新兴大国,在包括成员国发展合作与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改革等广泛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战略关切和政策重点,但金砖国家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并不断开拓携手发展合作的新局面,就在于其摈弃了零和博弈、弱肉强食的陈旧国际关系法则,超越了以大制小、恃强凌弱的传统大国合作理念,而是坚持求同存异、平等合作、酝酿共识、协商决策等新兴大国合作原则,有事情商量著办,通过协商对话与沟通交流等方式应对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在一个复杂变化加速和分化动荡加剧的世界中,不断扩大的金砖国家合作将面对更多挑战,但只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金砖国家就能不断克服困难,进一步增强成员国之间的战略互信,构建更加巩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在参与引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改革中构筑战略伙伴关系。金砖国家立己达人,目标远大,合作伊始就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建设性改革作为努力方向。作为新兴大国合作的平台,金砖国家基于多边主义原则进行平等对话,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以达成共识为前提进行决策。可以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要义,成员国之间秉持商量著办的精神进行沟通交流,已经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内在基因。这也投射在金砖国家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态度上:一方面,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另一方面,坚持推动包括联合国及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内的现行多边国际治理架构的改革,致力于让国际机制的治理架构充分反映全球力量对比发生的深刻变化。金砖国家进行的重要创新性努力体现为一系列新机构和新平台的设立,从2015年开始正式运行的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等,到之后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金砖国家探索推进的联合支付体系,及至刚刚起步运行的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等等,都展现了金砖国家以一种增量改革的方式,稳健而踏实地推进对现行国际体系的改革。这是金砖国家合作的第五个“多”,即“多边”,金砖国家以务实的态度、建设性的方式把自身打造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金砖国家合作的基础因多彩的全球南方愈加巩固。金砖国家是世界范围内一大批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产物,这也奠定了金砖国家合作的自觉意识,就是要在国际社会中代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出呼声,表达诉求,捍卫利益,争取权益。金砖国家的这种自觉意识,从根本上反映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曾经长期处于国际体系相对边缘位置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觉醒。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砖国家合作的兴起是国际格局开启新一轮根本性演变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的根本动力。金砖国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敏锐地把握住历史性机遇,巩固并逐步拓展自身合作基础,在2013年开创性地举行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继而将其发展为一项传统,并在2017年提升为以“金砖+”方式召开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金砖国家的这一努力,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积极反馈,不仅直接促成了金砖国家的三轮扩员,更为重要的是,三十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这绝不仅仅意味著金砖国家深受发展中国家欢迎,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促使金砖国家在取得快速发展之后,冷静思考自身的属性和定位。这一思考在2023年的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水到渠成地化为现实,金砖国家历史性地同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六十多个发展中国家聚焦全球发展议题展开探讨,掀开了金砖国家打造全球南南合作新高地的历史进程,金砖国家明确了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的新定位。由此,聚焦全球发展议题,推动“全球南方”携手发展和联合自强,促进发展中世界的共同繁荣,成为金砖国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使命和努力方向。

以“大金砖合作”应对多变环境
金砖国家有效应对多变的内外环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社会迎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冲突和经贸摩擦此起彼伏,国际规则和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会面临关键抉择,这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构成了更具挑战的全新外部环境。随著新成员国和金砖伙伴国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到合作进程中来,“大金砖合作”在协调内部关系和自身机制建设、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实现高效有效决策等方面也亟待实现突破。进入“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阶段,金砖国家将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坚持独立自主,实现联合自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聚焦发展议题,充分发挥在市场、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挖掘新兴领域增长潜力,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以丰硕的成果筑牢合作基础,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金砖国家始终不改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初心使命。金砖国家的兴起不仅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潮流,而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大金砖合作”正以更强大的力量巩固和推动著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变革。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金砖国家努力打造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持续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霸凌主义。在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基础上,金砖国家发展形成并一贯秉持互尊互谅、主权平等、团结民主、开放包容、深化合作、协商一致的金砖国家精神,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树立了典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