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湿热交织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中暑”-紫荆网

“三伏天”湿热交织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中暑”

日期:2025-07-29 来源:新华社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三伏天”持续高温,人们往往容易吃不下、睡不着,继而出现疲乏无力、心烦气躁等症状。医生提醒,此时人体容易受暑邪和湿邪侵犯,身体不适感增强,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养,避免“情绪中暑”。

“三伏天”高温高湿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中枢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经常丢三落四等症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护士为患者开展中医理疗。新华社记者邹欣媛摄

中医专家认为,食疗是保障良好情绪的关键。“三伏天”可适当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白天要足量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养成小口勤喝的习惯,白开水或矿泉水是最佳选择;少食烧烤、羊肉等燥热食物,避免加重“上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丽丽建议,通过中医方剂、理疗等方式消暑,比如自制消暑饮品“三叶汤”,荷叶10克、淡竹叶6克、桑叶15克,水煎代茶饮,起到“透热出表、利湿下行”的调节作用;通过按压位于虎口肌肉最高处的合谷穴,排热醒脑;尝试耳穴压丸等中医理疗改善睡眠质量。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规律作息可有效舒缓情绪。宁夏宁安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王瑞说,可尝试练习正念冥想,或者“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以平息焦虑;睡前两小时用温水淋浴或泡脚15分钟左右,帮助身体核心温度自然下降,促进入睡;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的蓝光干扰;营造专属的睡前仪式,比如喝一杯温热的牛奶、听轻柔的音乐、进行睡前护肤,让大脑自然切换至睡眠模式。

来源: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懿 校对:马又清 监制:黎知明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刷新单日破亿最快纪录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