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参加此次中美经贸会谈。
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日(7月27日)在苏格兰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见记者时表示,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未有透露详情。
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预计中美双方将会再度延长暂缓加征关税的期限三个月,期间不加征新关税或采取其他可能进一步升级贸易战的行动。
路透社引述中美贸易分析人士认为,美中谈判较为复杂,需要更多时间,斯德哥尔摩会谈不太可能取得突破,但可能阻止局势进一步升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称:“预计中国谈判代表将会向美方展现出更强的自信。”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主任乔希·利普斯基对CNN分析说,本周会谈的结果有可能是达成一项临时协议,“不过,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是一场脆弱的停火。”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表示,中美之间虽然有诸多分歧,但也存在实现突破的空间。“本轮瑞典会谈可以被视作伦敦会谈的后续,后者已为双方搭建了初步的框架。”他表示,会谈议题预计涉及关税、出口管制和未来可能的中美正面合作。“中方在当前贸易摩擦中展现出最大诚意,但也坚守必要原则。”
新华社26日发表时评指出,今年以来,从日内瓦到伦敦,中方同美方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逐步积累共识,展现出改善关系、管控分歧的诚意与努力。在全球面临动荡与不确定性的当下,中美以对话聚共识、以行动促共赢,既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期待。
《人民日报》27日发表“钟声”署名文章,题为《秉持诚意和原则,推动中美经贸相向而行》。文章指出,面对美方的关税讹诈、投资限制、技术封锁等形形色色的遏制打压,中方捍卫自身正当权益的意志坚定不移,能力有目共睹。
据中国商务部此前介绍,中美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CNN报道称,贝森特在会谈前表示,双方将努力达成一项“可能的”贸易休战延期方案,目前的休战协议将于8月12日到期。
从5月开始,中美已就经贸问题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举行了两次会谈。双方先达成了在90天内暂停实施部分关税的协议,后达成了框架,并在6月下旬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CNN称,最新一轮谈判是在特朗普最近与英国、日本和其他贸易伙伴达成一系列贸易协议后进行的,“对中国,这位美国总统似乎已经缓和了对抗态度”。
在中美即将举行经贸会谈之际,香港《南华早报》27日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一个美国高级商务代表团将于本周访华,此行据悉将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组织,目前尚不清楚来访商界领袖的完整名单和行程安排,“但两名知情人士均表示,波音公司高管将随团访问”。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称,这些商界人士预计将与中国官员会面,旨在重启双方商业对话。报道称,若成行,此次访问将是特朗普4月发动新一轮关税战以来,“美国最高级别的商务代表团访华”。
中美经贸会谈关注点
会否触及TikTok控股权?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日前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称,美方已决策,不能让中方保持TikTok控股权。在被记者问到TikTok议题是不是中美贸易磋商的内容时,卢特尼克竟如此回答:yes and no,既是,又不是。
美国又对华开天索价?
卢特尼克这种绕口令般的矛盾表态,于美方所谓“重大关切”上强硬喊话,图以此向中方施压。这是美方惯用谈判套路,即提前对外喊话造舆论,人为制造“谈判杠杆”。
瑞典贸谈能否获突破?
这轮磋商还是在欧洲第三国进行,美媒此前曾预报,美方官员将来北京磋商,但这一幕并未成真。无论在瑞士日内瓦,或者英国伦敦,中美经贸磋商都持续两天、经历多轮,才达成重要共识,收获系列成果。
为何美财长温和表态?
与卢特尼克喊话相比,美国财长贝森特涉华表态温和得多,他甚至在访问中形容对华贸易态势良好。这充分证明美方另一个谈判策略,即“红白脸”话术,有人事前放狠话,也有人说软语,美方身段足够灵活。斯德哥尔摩贸谈中美即便碰撞难免,大概率谈判不会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