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在吸引外资和推动企业国际化方面再创佳绩。截止目前,投资推广署成功引入1,300间企业,远超原定在三年内引入1,130间的目标,并带来1,600亿元资金流入及创造1.9万个新职位。这一亮眼的成绩,不仅是对特区政府政策效率的肯定,也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持久吸引力。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香港能取得如此成绩绝非偶然。这反映出香港在独特的地理位置、稳健的法律制度、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及与内地的深度联系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仍然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在1,300间新引进企业中,内地企业占600多间,美国企业约100间,这不仅显示出香港作为“内联外通”桥梁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枢纽地位。
香港除了吸引外资外,还积极协助本地及内地企业走向海外。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及经贸办事处的协作网络,为企业提供从法律、税务到市场资讯的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8月即将在内地电商平台举办的“香港好物节”,及明年计划在东盟国家推广香港品牌的活动,不仅展示了特区政府对内地及本地企业的支持,更是香港软实力的外溢,让香港品牌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特区政府计划在马来西亚及沙特阿拉伯设立经贸办,并进一步开拓中亚、东欧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这些举措对于提升香港的经贸影响力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产品的国际认知度,也进一步为香港经济注入更多发展动能。
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国际化城市,不仅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理想跳板,也是外资进入大湾区市场的最佳桥头堡。然而,拓展新兴市场的过程中亦充满挑战,包括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及文化差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把握机遇,这些都需要特区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与规划。
因此,香港的经济策略需要保持灵活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环境。目前,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对香港的经济走向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需要进一步巩固制度优势,推动政策创新,为高端产业和创新企业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同时,透过促进本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香港可以减少对单一产业或市场的依赖,提升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总体而言,投资推广署超标完成引进企业的目标,是特区政府吸引外资及推动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为香港在经济发展上注入了更多信心和资源。随着北部都会区的加速发展,以及中亚、拉丁美洲等多元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香港有望更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巩固其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地位。然而,成绩只是起点,未来仍需居安思危,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才能将现有优势进一步扩大,并持续为香港的经济繁荣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