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这项世纪工程具有保障能源安全、刺激经济、促进区域合作等多重意义,更彰显中国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实实在在提升综合实力,淡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是三峡工程总投资的6倍,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再造3个三峡”,被形容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工程产生的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增进中外互利合作
有分析指出,工程具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充分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力资源,提供巨量的清洁能源,减少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进口能源的依赖,增强能源自主的稳定性;二是工程庞大投资,拉动一系列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职位,不仅刺激西藏发展,西南的四川、云南等省市也受惠;三是工程电力外送,不仅为华中、华东等省市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电力支撑,而且帮助缅甸、孟加拉等邻近国家改善供电问题,增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互利合作,构建命运共同体。
更要看到,这项工程难度极高。一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雅鲁藏布江下游处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震烈度高达9度,工程需要扛得住9度地震区以上才达标。二是如果电力从西藏输送到华东,需要建设4,000公里的特高压线路,在高海拔、强降雨环境下精准施工,难度极大。还有,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水电站,是在50公里河道内用2,000米的天然落差,建造全球最高的混凝土坝体,仅砂石骨料需求量就超过1.5亿吨,工程复杂度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中国迎难而上,经过深思熟虑投资、兴建这项世纪工程,不仅体现“基建狂魔”的过硬实力,更显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充足发展动力,引领周边国家和地区稳步前行。
除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之外,7月15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对接。天舟九号此次带货的重量达到了约6.5吨,装载重量创新高。据报道,在载货量、载货空间、物资运输效率等方面比较,天舟九号在世界货运飞船领域的优势同样突出,也是目前全球单次载重量最高的货运飞船。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4次货运补给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6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4次飞行。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多项公共开支,其中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科研预算,将从现时的73.3亿美元削减近半。
取态与强权国家成鲜明对比
美国近年推进空间站商业化,准备让国际空间站脱离轨道,并让美国企业开发的空间站取而代之。但外界普遍担心这一想法会步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的后尘,不断出现延误,届时中国的“天宫”或将成为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挑战,发展遭遇瓶颈,新增动能不足,唯有重新分配、争抢现有资源,导致世界冲突不断。个别强权国家内部矛盾难以调和,唯有向外挑起战火转嫁矛盾,或操弄“大水漫灌”的印钞伎俩,延缓经济危机,或向别国强征关税,以不平等协议强抢“好处”。这些手段其实黔驴技穷、饮鸩止渴。
环顾世界,唯有中国发挥制度优势,上下一心,大手笔投资大型基础建设、稳步推进航天科技工程,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创新科技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这些都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计,并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国的综合实力必然与日俱增,面对关税战、贸易战,更加从容以对、巍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