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暴风雨 香港挺得住-紫荆网

迎战暴风雨 香港挺得住

日期:2025-07-21 来源:大公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今年首个十号台风“韦帕”袭港,带来频密的狂风骤雨,虽接获多宗塌树、水浸等报告,但没有造成山泥倾泻等重大事故,比上一次十号台风“苏拉”袭港灾情轻得多。今次在政府超前部署、全城做足防备之下有效迎战“韦帕”,彰显香港经得起风雨考验。

位处低洼地区的鲤鱼门,以往经常是水浸黑点,渠务署提早在前日(19日)派员设挡水板,向居民及商户提供沙包,昨日只有小路部分路段出现轻微水浸,水深只到脚眼位置,商户力保不失;另一水浸黑点杏花邨,对出海面持续起白头浪,整个屋苑严阵以待,最终平安度过。

天文台周日(20日)凌晨12时20分发出八号风球,初时各区市民反映风势未算强大,但随着“韦帕”接近香港,清晨风势越来越大,夹杂狂风暴雨,天文台至昨早7时20分改发九号烈风信号,两小时后的9时20分,更加改发出今年首个十号飓风信号,生效持续7小时。

逾百应变队紧急出动

十号风球期间,记者在户外多处采访,感受风暴威力。坚尼地城对出海面,一艘观光客轮在海浪冲击之下,在海中央“飘移”300米,最终撞向招商局码头,无人受伤;天后庙道有棚架塌下压毁车辆,司机幸未有严重受伤。

截至昨晚8时,风暴期间,政府共接获711宗塌树报告,33人受伤到急症室治理,屋宇署共接获21宗与建筑物有关的事故,主要是窗户松脱。渠务署总结汇报,派出逾110队紧急应变队,应对水浸及渠道淤塞,确认7宗水浸报告,分别位于黄大仙龙翔道近龙翔中心及牛池湾村、大埔林锦公路、西贡清水湾道等,所有个案均已完成处理,暂未有造成山泥倾泻事故。

早在“韦帕”袭港前的上周五(18日),特区政府已作出超前部署,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主持的跨部门督导委员会,与相关部门作出全面和充分的准备及应变部署,做好应对水浸、山泥倾泻、塌树及构筑物安全等准备工作,例如渠务署提早派员巡查,清理全港约240个容易淤塞地点,减低水浸风险等。

杏花邨在每次台风来袭时,均受到很大威胁。记者昨日在十号风球之下,到杏花邨海旁,其间风势猛烈,卷起浪花拍打岸边栏杆。不过,各屋苑在岸边已安装挡水板,其间未见明显水浸。

杏花邨鲤鱼门防浸奏效

东区区议员(柴湾)何毅淦认为,政府早前做了不少工作,提升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除了恒常清理渠道避免淤塞,“韦帕”吹袭前,管理处及早安装挡水板,并通知车主把停泊在地下停车场的车辆驶至平台位置避免损坏,民政处及关爱队也与区议员紧密合作,除协助在各排水口安装止回阀,避免海水倒灌出现水浸,杏花邨昨日大致没出现水浸。

鲤鱼门三家村是每逢台风或暴雨时首当其冲的地区之一,渠务署早前设置水泵、水闸、临时行人通道平台及“排水机械人”,以抵挡水浸,最终除了部分街道有积水浸至脚眼位置,未见海水倒灌及严重水浸。鲤鱼门街坊罗女士表示,以往只要十号风球,区内“水浸得不得了,浸到膝盖”,今次十号风球期间没有出现严重水浸,赞扬“政府做得好,超哥(行政长官李家超)一流!”

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连振海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