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教育局)主办、岭大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协办的「2024/25学年全港初中中国历史文化问答比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今日(5月17日)假岭大陈德泰大会堂举行。12支晋级决赛的队伍,由全港逾145所中学、超过22,000名参赛的初中学生当中脱颖而出。参与人数较去年岭大与教育局首次举办活动,约16,000人参与增加约三成八,反映比赛对推动本港青少年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助力政府推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显著。

「2024/25学年全港初中中国历史文化问答比赛」决赛于岭南大学举行
是次决赛邀得教育局署理首席助理秘书长(课程发展)林思娴女士,以及岭大协理副校长(大学拓展及对外事务)暨大学发展及公共事务处处长、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刘智鹏教授担任主礼嘉宾;岭大文学院副院长(教与学)及历史系副教授梁萃行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谭家齐教授、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彭淑敏教授及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一级讲师罗婉娴博士担任裁判。
本届比赛设题范围涵盖上古时期(即中华民族与早期国家的起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大会更新增设中华文化与香港历史精选篇章等自学课题,包括九龙寨城的历史、中英街的历史、香港与抗日救亡运动、香港回归等超过20篇学习教材,并特选32项法定古迹供学生研习,加深年轻一代对香港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
12支晋级决赛的中一至中三队伍,于决赛中进行混合赛,经必答及抢答环节后,最终产生四强晋级总决赛。为增添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的乐趣,岭大特别为总决赛设计「云游古迹」虚拟世界环节,晋级的队伍需要使用平板电脑在元宇宙空间寻找不同法定古迹并回答相应问题,以获得功能卡,并应用于随后的答问环节中,为比赛增添紧张气氛与趣味性。

岭大为总决赛特别设计「云游古迹」虚拟世界环节
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由保良局董玉娣中学荣获冠军, 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夺得亚军,季军及殿军分别为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以及佛教大雄中学。

四强得奖者合照。(后排左起:保良局董玉娣中学、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前排左起: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佛教大雄中学)
教育局署理首席助理秘书长(课程发展)林思娴女士致辞时表示:「决赛的各个环节精彩纷呈,气氛紧凑。其中,同学在本届新增的『云游古迹』环节表现出色。参赛队伍需以平板电脑在虚拟场景中辨识香港法定古迹,并通过策略运用功能卡,充份展现史识、智慧与团队协作能力。这种结合数字科技与历史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学生判别与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亦为推动历史教育和数字人文注入新动力。我期望大家能够继续主动探索国家历史与文化,并将今日表现的坚毅与团队精神延续至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成为具备人文素养的公民。」
岭大协理副校长(大学拓展及对外事务)暨大学发展及公共事务处处长、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刘智鹏教授表示:「岭大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一直致力推动历史教育,期望透过与政府举办历史问答比赛,提升年轻一代对认识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为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科技提升学习效益,岭大更首次为比赛增设虚拟解题环节,以生动方式将大学多年研究的成果与初中学生分享,希望打破青少年对学习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吸引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的环境中,投入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化,激发自学动力,从而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一众典礼嘉宾合照。(左起:叶深铭博士、罗婉娴博士、刘智鹏教授、林思娴女士、彭淑敏教授、谭家齐教授、梁萃行教授)
有关中国历史自学平台,以及香港历史精选篇章的详情,请参阅比赛网页:https://chist-competition25.ln.edu.hk/
比赛结果
冠军:保良局董玉娣中学
亚军: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
季军: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
殿军:佛教大雄中学
决赛队伍(依笔划序)
佛教大雄中学
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
保良局马锦明中学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
英华书院
培侨中学
喇沙书院
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
圣保罗书院
宁波公学
德望学校
有关「全港初中中国历史文化问答比赛」
「全港初中中国历史文化问答比赛」旨在透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巩固及延伸所学,从而提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欣赏及传承。12支晋级决赛的队伍须进行中一至中三级混合赛,经必答及抢答环节筛选,产生最后四强晋级总决赛,竞逐冠军殊荣。冠、亚、季、殿军及优异奖除了获颁发奖杯及奖状外,更分别获得港币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及1,000元书券,以鼓励学生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