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今日(18日)凌晨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据介绍,“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

1942年,帛书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于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

国家文物局上周五(16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内容分别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自1980年起研究子弹库帛书,多次赴美参加子弹库帛书残片的揭剥工作,与美方专家共同进行帛书的保护和修复研究。他说:“简帛古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源头。先秦两汉是简帛时代,书都是写在简帛上。我们发现简帛,研究简帛,其实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回归。研究古文字也好,古文献也好,学术简帛,其实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回归。研究古文字也好,古文献也好,学术史都不能忽视这个来源。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罗宾逊在交接仪式上说,此次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反映了亚洲艺术博物馆对良好管理的关注,以及这些文物应与其文化和考古背景进行对话的理念。返还协议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重要的研究途径。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并有望面向未来开展合作。

目前,子弹库帛书第一卷之《四时令》仍藏于美国的佛利尔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