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全方位合作 壮大人工智能生态圈-紫荆网

孙东:全方位合作 壮大人工智能生态圈

日期:2025-05-17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香港一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生态建设,从策略、研发、基建、产业发展、数据流动、应用和人才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在香港稳健发展,并逐渐筑起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展望未来,当局会加速推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政、产、学、研、投高效合作,持续壮大本地人工智能生态圈,让香港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棋盘越来越清晰亮丽。

以下为网志全文:

人工智能不只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更将成为国力的重要体现。美国宣布耗资5000亿美元启动人工智能基建计划“星际之门”,显示了许多国家都在将资源竞相投入人工智能这一主战场。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相继在多份重要文件提及相关内容,包括“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中均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国务院连续两年把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上海考察,主题均涉及人工智能。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一直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生态建设,并早于三年前已开始布局。从2022年底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列为聚焦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到今年《财政预算案》把人工智能提升至关键产业,特区政府正在一步一步从策略、研发、基建、产业发展、数据流动、应用和人才等各方面,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在香港稳健发展。

一、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实力

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见证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分水岭。为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挑战,我们在2023年初召开了与业界多次座谈会,迅速制定了整合本地科研力量、自主研发大语言基础模型的发展策略。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支持下,我们以极短时间成立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正式启动自主研发本地大语言基础模型的工作。HKGAI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成功研发了香港首个大语言基础模型,并在今年初迅速将DeepSeek的底座模型架构与HKGAI模型的数据处理功能有机结合,推出HKGAI V1大语言基础模型版本。该模型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价值观,为开发各行业不同类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自主研发香港首个大语言基础模型。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自主研发香港首个大语言基础模型。

除了HKGAI以外,InnoHK平台下还设有14所聚焦人工智能与机械人技术的研发中心,在开发技术的同时也把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到不同领域,开拓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引导及助力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提升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力量,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预留10亿元成立人工智能研发院,将进一步提升本地人工智能的科研能力,汇聚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同时促进行业应用与产业发展,大力增强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二、构建算力基础设施

算力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支撑,香港要增强在人工智能的竞争力就必需建立自主的算力基础设施。我们于2023年年初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计划,其后做了大量工作,让数码港的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得以于2024年底投入服务。面对不断增加的算力需求,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将于今年底增加至3000 PFLOPS,联同分布在香港其他地区的算力设施,届时全港可提供合计5000 PFLOPS算力。就沙岭数据园区,有关用地的法定改划程序正在进行中,我们正积极筹备把土地推出市场,布局进一步扩大数字及算力基础设施,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香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已于2024年底投入服务。
香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已于2024年底投入服务。

三、加强资金引导加速产业发展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正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粮草”。特区政府推出了不同资助计划鼓励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2024年推出的30亿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旨在鼓励业界善用数码港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计划自推出以来,已经批出多个项目,涵盖推动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大模型等不同范畴,赋能不同领域的创新发展。此外,人工智能亦是实现智能制造、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技术,所以特区政府先后优化“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及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等资助计划,通过鼓励人工智能的应用,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过去两年多以来,仅在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已迅速聚集超过800家人工智能企业。

加大及引导市场资金投资到人工智能产业同样非常重要。去年《施政报告》所提出设立的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将于明年正式推出,旨在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至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另外,针对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属于初创企业这一现状,特区政府优化了“创科创投基金”计划,并调拨15亿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资金,投资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策略性产业初创企业。我们期望结合市场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壮大本地人工智能产业。

「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旨在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至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旨在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至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四、支持数据安全流动

数据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我们早于2023年12月发布了《香港促进数据流通及保障数据安全的政策宣言》,就数据流通和数据安全阐明特区政府的管理理念和重点策略。促进大湾区内的数据安全跨境流动亦有利于香港的人工智能发展,特区政府在2023年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署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至今已推展至各行各业,获得业界普遍欢迎。我们正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探讨进一步推动内地数据安全跨境流动的安排,以期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数据港,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机构和人才来港发展,让香港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地。

五、推动政府应用人工智能优化政务

特区政府致力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推出的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百项方案”,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HKGAI自主研发的大语言基础模型的生成式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港文通”,自去年年中在政府内部开始试用以来,至今政府已有超过15000人使用。而基于HKGAI大语言模型开发的手机版本“港话通”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供香港市民大众使用。此外,HKGAI亦将开发多个适用于不同公务领域的垂直应用,比如与法律有关的“港法通”及与环评有关的“港环通”等,进一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包括政务)的应用。

六、人工智能应用指引

人工智能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为了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与相关机构相继推出了多份指引,如《人工智能道德框架》。因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数字办在上月发布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及服务使用者等持份者提供实用指南。特区政府希望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及可持续的环境下健康发展,让科技更好服务香港市民,造福社会。

数字办今年4月发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及服务使用者等持份者提供实用指南。
数字办今年4月发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为技术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及服务使用者等持份者提供实用指南。

七、壮大人工智能人才库

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第一资源,特区政府正多管齐下,壮大本地人工智能人才库。在本地培训方面,香港的大专院校陆续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及学位课程,现时更有五所本地大学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50名。此外,教育局已经在中小学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和高小增润编程教育课程单元,从小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及应用。

在吸引海内外人才方面,特区政府通过一系列招揽人才措施引进全球各地人才,多管齐下壮大本地创科人才库。特区政府亦已将资深人工智能专家等创科领域的专业工种纳入人才清单,为符合相关专业资格的外来人才提供便利。上星期于立法会通过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亦可大力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加上早前宣布成立的人工智能研发院,将汇聚更多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来港发展。我们致力贯彻“以人才推动科技,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的方针,持续完善和推进本地人工智能生态圈和产业发展,为在港、来港的人才提供发展机遇,让他们深耕香港人工智能的良田。

结束语

当今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过去三年以来,特区政府沉着应对各项挑战,周密布局,敢抓落实,在香港逐渐筑起了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展望未来,我们会加速推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政、产、学、研、投”高效合作,持续壮大本地人工智能生态圈,让香港人工智能发展的大棋盘愈来愈清晰和亮丽。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周默 监制:连振海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