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四川省教育学会及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第四届川港基础教育交流活动」,日前(5月10日)于香港圣若瑟书院顺利举辧。本次活动首次移师香港,并成功促成34对川港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同日亦安排了专家主题报告、川港教育经验分享,以及川港校长论坛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深化川港两地的教育合作。
活动邀得多位嘉宾主礼,包括中联办教科部一级巡视员刘懋洲、立法会议员兼教联会副会长邓飞、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念友、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琴、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执行副会长谢蓉、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田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党委副书记张翼;赞助是次活动的四川省侨联副主席兼香港四川青年总会会长李圣根,以及北京卓教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剑峰等。此外还有「童眼看川港」第三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得奖师生等合共300多人出席。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亦通过视频致辞,表达对两地教育合作的支持。

邓飞致欢迎辞时表示,姊妹学校计划自2004年开展以来,为香港的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及合作平台。教联会多年来,一直致力推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学校交流,在整个姊妹学校交流计划中担当重要桥梁,向有需要的学校提供专业及适切的支援。过去两届,活动分别在四川成都和广安举行,今年首次移师到香港,他相信香港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张力与活力,定能为川港教育合作注入新的灵感与动能。

丁念友致辞时表示,香港和四川纵隔千里,但情谊历久弥新。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香港同胞的倾力相助,到2021年川港基础教育联盟的成立,川港始终是携手同行的好伙伴。他提到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带来教学手段的革新及教育理念的深层变革。本次活动主题围绕「培养新一代具备AI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展望未来,他期望联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两地的教育资源,更好发挥平台桥梁交流作用:深化课程融合、拥抱数字变革、拓展人文交流、服务国家战略。

蔡若莲以视频方式致辞时表示,川港基础教育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促进两地师生的互动,建立学校的情谊。未来,教育局会继续推动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彼此的文化与专业交流,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她又提到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教育改革与AI」,指大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及川港两地的学校代表分享经验,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与发展,大家定能从中获得启发,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培养更多具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牛琴致辞时表示,「童眼看川港」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川港两地的学校和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活动共收到作品867件,共有191件作品获奖,同学们纷纷用手中的笔书写川港两地的故事,描绘「天府之国」与「东方之珠」的美丽。他又提到,四川省教育学会、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直将川港的教育交流合作视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重点支持,未来也将一如既往支援川港基础教育联盟的各项工作,共创川港教育合作新篇章。

随后,34对学校随即在台上的嘉宾见证下进行了签约仪式,再由川港两地的签约代表进行发言,同时对「童眼看川港」第三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得奖师生进行颁奖等。此外,同日亦安排多项交流活动,先由香港城市大学电脑科学系副教授王诗淇博士主讲以「AI如何赋能未来教育」为主题的专家报告,报告完结后更现场接受嘉宾及参会人士的提问,现场反应踊跃。随后由川港两地多位资深教育界代表及校长作出分享,包括教联会副主席兼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中学校长温颕思主讲「同贺熊猫热‧共建川港情」、五邑邹振猷学校副校长陈宁欣主讲「川港教育经验分享」、川港基础教育联盟副理事长田间主讲「技术赋能教育赋值数智化转型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石室实践」,以及四川省广元中学党委书记苏国刚主讲「植根人文沃土创新教育未来以守正创新之力培养时代新人」。最后是以「人工智慧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展望:香港与内地的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川港校长论坛,来自川港的多位校长分别作出分享及表达感受,整个活动成功促进川港教育界深度对话,在场人士均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