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勇
深圳恢复“一签多行”后的首个“五一黄金周”刚刚结束,5日累计逾91.3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创疫后新高。旅客来港玩得开心尽庆,本港零售饮食界丁财两旺,也证实了香港成功克服接待能力的考验。假期间,尖沙咀广东道的名牌店也再现久违的“排长龙”场面,可说是对香港经济市道注入强心针,激励港人再接再厉振兴旅游经济。
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十分高兴见到特区政府今次对“黄金周”的细心部署。为了保证接待旅客的工作顺利,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事前做足功夫,全面统筹各部门做好人流、交通流、信息流等安排。例如过往有内地旅客投诉西贡东坝的交通欠理想,运输署已加密小巴班次疏导人流等。尽管今次落马洲站Wi-Fi容量不足一度令闸口人潮挤塞,但港铁也能迅速应变处理。
总的来说,本港在“黄金周”期间成功力证香港的接待能力,令旅客宾至如归。当然,香港要继续绽放旅游魅力,未来仍要群策群力。香港地少人多,针对人流压力,我们乐见香港除了传统景点外,近年开拓了专程来港游山玩水、“探险”露营、历史深度游等的新客源,未来各界必须响应李家超特首号召,继续积极开发新旅游配套,相信既可分散旅客量,也能以新景点吸引旅客重临香江。
针对内地客即日往返或“特种兵”的新旅游模式,香港旅游业界也要研究吸客新招,令旅客乐而忘返。对于有高档食肆及学者反映高消费旅客减少,各行业亦要摒弃有麝自然香的心态,多看看内地社交平台、多了解环球新消费文化,因时制宜拿出“自救”点子,招来四方客。
毕竟旅游体验的好坏,还取决于旅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等小环节。除了特区政府牵头搞活旅游软硬件、饮食零售界及服务性行业各出其谋外,去年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办夏宝龙主任提出的“无处不旅游”理念,也与全港市民息息相关。唯有各行各业、细至每位市民齐心活现“好客之道”,包容和照顾不同旅客,香港才能展现中西荟萃、五光十色的美好,持续成为最受欢迎的优质旅游城市之一,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界社团联会(新社联)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