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帆
在商海沉浮中,企业的兴衰更迭往往引发外界诸多揣测。英国外卖平台户户送(Deliveroo)宣布撤出香港市场,将于4月7日正式停运。这一消息平地惊雷,便有声音将此举归咎于香港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然而,真实原因未必是媒体炒作那般,Deliveroo的“告别”,早已埋下伏笔。
十年亏损 尽显经营短板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此乃自然界与商界的共同法则。回顾户户送在香港近十年的营运历程,其财务状况始终不容乐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一事实,直接指向了公司经营策略与市场适应能力的不足,而非单纯的经济环境因素。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户户送在港经营策略之失,或许从其入市之初便埋下伏笔。
想当年,户户送于2015年登陆香港,迅速在外卖平台竞争中脱颖而出,2019年更是坐拥六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一时风光无两。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成为了其命运的转折点。疫情期间,外卖需求激增,本该是户户送巩固地位的良机,却不料被竞争对手Foodpanda迎头赶上,乃至反超。此后,户户送业务便一路下滑,再难复昔日辉煌。这不禁让人想起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风不与周郎便,一时之失,满盘皆输。
KeeTa入局 实力悬殊
正当户户送与Foodpanda鏖战正酣之际,KeeTa于2023年横空出世,迅速崛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据数据显示,KeeTa在短时间内便攫取了显著的市场份额,而户户送则显得力不从心,市占率徘徊不前。此情景,恰似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新兴势力崛起,旧有格局被打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实力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续航能力。户户送虽于2021年在伦敦上市,但其母企市值仅约183.6亿港元,与Foodpanda的704.9亿港元及KeeTa母企美团的10,575亿港元相比,堪称“蚊髀同牛髀”,实力悬殊可见一斑。在资本驱动的互联网时代,资金炼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能力、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户户送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再伴随疫情过后社会复常,外卖市场的“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据香港餐饮联业协会数据,外卖在餐饮业整体占比由疫情时的3成降至目前的约1成2。面对有限的市场空间,单纯依赖外卖业务已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恒生大学市场学系助理教授邝家麒指出,香港外卖平台市场在规模效益下,两至三间已差不多达到饱和,开发商需要扩展市场。然而,户户送在转型与拓展新业务方面显得迟缓,未能及时开辟新的增长点,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商场如战场 优胜劣汰乃常
实际上,户户送撤离香港并非孤立事件。回顾过往,Uber Eats于2016年进驻香港,5年后因市占率不足5%而撤出。户户送自身也曾先后撤出台湾、澳洲、德国等市场,其撤离香港符合其近年收缩的全球战略。只能说,商场如战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户户送的故事启示社会广大企业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自身需不断创新、优化策略、增强实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将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的论调,不过是为企业自身经营策略失当找借口,“掩耳盗铃”罢了。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