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澳门 李焕江
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实践经验提炼出的4条原则,极大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体系。其中一条原则就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揭示了香港、澳门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澳门特区要深刻把握这条原则的科学内涵和精神要义,在坚守“一国”之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善用“两制”之利,奋力打开澳门发展新天地。

深刻理解“一国两制”实践规律
2024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始终坚持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高于一切,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尊重“两制”差异,充分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 、 “港人治港”、“澳门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确保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习近平主席表示,澳门回归25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并对澳门提出四点希望:著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著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著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今年1月9日,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并致辞,从五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精辟概括的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把握好四条规律性认识,第一条便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夏宝龙主任指出,这是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这充分说明中央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保持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保持国际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长期不变,保持香港普通法和澳门欧陆法制度长期不变。只有坚守“一国”、坚定“两制”,“一国两制”实践才能沿著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让澳门各界人士倍感振奋。澳门各界应进一步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澳门独特优势,不断开创“一国两制”澳门实践新局面。
从四个方面做好澳门工作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回顾澳门回归祖国25年的巨大变化,深感特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卓有成效,综合旅游休闲业做优做精做强,民生事业和城市建设大幅改善,区域融合和经济发展硕果累累,向全世界充分证明坚持“一国两制”道路的正确性。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殷殷嘱托,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尤其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将个人理想信念与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和特区发展愿景紧密结合。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国家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包括公务员队伍和法律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居民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特区发展愿景紧密结合。
社会各界要协力将特区建设扛在肩上,进一步学习和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积极参与社会重大事务,共同搭建社会各界与特区机关的沟通桥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广泛凝聚共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应做到立场坚定、敢于发声,面对反华势力勇于斗争、据理力争。结合自身专业和所长,深入了解澳门市民和青年的需求,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献言献策。继续加强法律现代化的调研,为维护特区长治久安和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等重要议题出谋划策。广泛汇聚港澳台侨同胞的智慧力量,为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贡献力量。
二是在行动目标上,使澳门定位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机衔接。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使澳门定位既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机衔接,又符合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澳门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既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又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2035年基本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目标,以及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三是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与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相一致。尤其在涉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融合发展上,要不断创新制度和政策,更重视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有计划地构建具有澳门特色的现代化体制机制,引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与具有澳门特色的现代化体系有机结合。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特区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澳门特区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不断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和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好国家和特区的发展和安全,强化特区政府施政各环节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
四是保持澳门欧陆法制度长期不变和不断完善。夏宝龙主任提出保持澳门欧陆法制度长期不变,这是尊重“两制”差异、发挥“两制”之利的体现,为特区未来法治建设增强了信心、明确了目标方向。保持欧陆法制度,显示国家将澳门欧陆法制度提升至相当于普通法在香港的等同地位。应将特区“一国两制”制度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及涉外法治最新成果有机融合,结合澳门欧陆法制度和现代资讯科技发展趋势,全面提升社会法治意识和特区法律现代化水平。例如,在人才保障方面,培养熟识跨法域 (澳门欧陆法制度和内地法律制度)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开展相关领域法律研究和法律比较,为澳门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实现特区法律现代化和推动规则衔接等储备人才。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澳门法学协进会会长、澳门律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