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鸿鹄:财政预算案为香港未来指明方向-紫荆网

许鸿鹄:财政预算案为香港未来指明方向

日期:2025-02-28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许鸿鹄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发表下一财政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清楚指出北部都会区(北都)建设是香港未来所在,并明确告诉香港市民,在“严控政府开支为主、开源为辅”的公共理财原则下,政府可在2028/29年度走出“财赤”;这两项信息,大大提振社会信心,只要香港市民愿意和政府携手,当前的种种难关都将被逐一克服。

北都发展是香港未来所在

关于北都,财政预算案说得非常明白:“北部都会区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为关键,能加速创科产业发展,让我们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同时为市民创造优质的事业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政府将会继续优先为这项目投入资源。”意思就是,北都就是香港未来所在;事实上,北都发展面积达到3,000公顷、占香港整体面积三分之一,为香港产业适度多元创造条件,是香港摆脱过度依赖个别产业的关键,值得市民重视。

北都可为香港提供大量可发展土地,根据预算案,四项重点产业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和新田科技城的创科产业、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的高端专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用以发展国际专上教育产业而预留的九十公顷“北都大学教育城”土地,以及用作建设文化及体育设施,借以保存和外推广传统乡镇及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文化及体育产业的用地。

四项重点产业为香港创富

上述四项重点产业,将可为香港带来数以估量的庞大利益,单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便预计可每年为香港带来520亿元经济贡献、创造约52,000个职位。另外根据政府最新的推算,整个北都建成将会为香港提供超过50万个新工作职位 ,对香港的好处有多大,不言而喻。

除了清楚告诉香港市民,北都建设是香港未来的重中之重外,预算案亦显示,在政府“强化财政整合计划”带动下,预期2028/29年度,即约三年之后,政治就可走出“财赤”阴霾,财政储备亦会重拾升轨。政府在今次预算案中的节流措施“用药极猛”,在加强版“资源效率优化计划”之下,若以2023/24年度经常开支为基础,下个财政年度起的连续三年,已可分别节省117亿、195亿和273亿。

想必有人会质疑,政府是否“讲得出,做得到”?鉴于政府今个财政年度削减1%经常开支的目标其实超额完成,成功“减磅”177亿元,亦减少政府经常性开支约3%,市民对政府的预测和执行力应当有信心。

预算案阐释香港发展方向

今次预算案另一值得欣喜之处,是政府放弃了以往“倚赖地价收入”的思维,除了预先宣布下个财政年度不会推售商业用地外,亦清楚表明预期下年度地价收入仅为210亿元。陈茂波日前在立法会上亦说得斩钉截铁,强调政府不再希望过分倚赖地价收入,直言推动发展经济,从利得税、薪俸税等方面增加收入更重要。上述内容,清楚阐释香港未来发展方向,对香港争取国际评级机构和投资者认同,以及增强市民信心和规划自身发展有莫大帮助。

香港的发展已踏入新阶段,我们亦应以崭新的目光去看待这一份财政预算案。北都是香港未来所在,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北都建设更是香港切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直接方式,预算案为此项策略性基建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展现政府“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的精神,市民只要细心读懂这份预算案,相信即会发现,攻克眼前难关,带领香港走上另一高峰的机会就在眼前。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李博扬 校对:刘雨桐 监制:连振海
李家超对李兆基逝世表示哀悼 赞扬其对本港经济发展贡献良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北京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新闻发布会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举办学习讲堂 传达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
香港海关检获约三千五百万元怀疑大麻花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