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熊猫经济”在香港的兴起,多区纷纷掀起熊猫热潮,为本地经济注入活力。年前,中山纪念公园举行的熊猫主题大型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而海洋公园的“安安”和“可可”也吸引游客大排长龙,显示出熊猫元素的强大吸引力。为了把握这一商机,中西区区议会考虑在区内引入更多熊猫元素,令区内的海滨长廊与丰富的文化历史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打卡热点,进一步推动市民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熊猫经济 设长期打卡设施
中西区区议会上,区议员金玲指出,熊猫不仅是文化旅游的象征,还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她提议在海滨长廊设置熊猫、竹叶雕塑及互动设施,如滑梯和秋千,并引入熊猫主题的小食车和咖啡亭。此外,金玲建议举办熊猫保育工作坊和讲座,让市民了解保育知识。
区议员吕鸿宾建议,可在西营盘建设中的新海滨公园中加入特色熊猫元素,以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享受新的海滨景观。
区议员杨学明表示,圣诞期间在中山公园举办的熊猫展览广受欢迎,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欣赏。他指出,许多居民对于熊猫的反应非常热烈,认为展期太短,纷纷表示“希望长时间见到这么漂亮的熊猫”。他提到,如果能在合适的位置长期或永久展示熊猫装置,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卡点,不仅能吸引人流,还能加强社区的文化氛围,也有助于成为国民教育一部分。
区议员刘天正则建议,在加多近街海滨长廊设置长期熊猫摆设,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人流。他指出,这是推动熊猫经济的良机,能够改善坚尼地城的社区氛围。
区议员叶亦楠认为,高街已有的光影装置和VR设施可加入熊猫特色。此外,海洋公园是游客关注熊猫的热门地点,他建议在金钟至中环海滨长廊规划熊猫主题设施,以吸引游客在游览海洋公园后,可前往中西区享受美食和了解更多熊猫文化。他认为,联动区内餐饮业推出优惠套餐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提升中西区的经济效能。
积极支持海滨设置熊猫装置
中西区民政事务处表示,过去民政处的活动中已融入熊猫元素,以吸引游客。例如去年九月,中山纪念公园举办的“幻影荟萃贺国庆”灯饰展览中,展出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大型灯光装置;去年十二月于卑路乍湾海滨长廊举行的“18区日夜都缤纷 @中西区『滨』FUN嘉年华”中,亦展出一只 3米高的巨型充气熊猫、大型熊猫扭蛋机、以熊猫为主题的摊位等。


发展局海港办事处表示,将支持在海滨地区设置与熊猫相关的装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体验。西营盘东边街北的休憩用地工程预计于2025年中完成,届时将提供更多样化的休闲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康文署表示,针对在中西区海滨长廊举办熊猫元素的活动,康文署已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并曾举办多个具熊猫主题的活动。去年,中山纪念公园举办了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灯饰展览,并在“PANDA GO! 香港游”中展示了逾千只大熊猫雕塑。康文署早前举办的花艺展览“熊花荟香江”也结合熊猫元素,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康文署欢迎社区团体和志愿机构继续租用场地举办活动,并鼓励设置熊猫主题的装置,切合熊猫热潮以提升活动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