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文件介绍大学推动国际化工作 上学年约2.31万名非本地生创新高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锐意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致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特区政府教育局最新资料显示,过去五年,八所资助大学非本地生逐步上升约20%,至上学年约2.31万人,创历史新高。由本学年起,八大非本地生限额可提升一倍至40%,院校可循序渐进吸引更多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生来港升学,修读政府资助课程的非本地生增至2.66万人,当中约1.72万人修读学士学位课程,相当于本地学额约23.2%。特区政府表示,乐见各资助大学利用放宽上限,招收更多非本地生来港。
香港特区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辖下“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小组委员会”将于本月18日举行会议,教育局向委员会递交文件,介绍大学推动国际化的各项工作。当中指出,特区政府正推展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包括提升非本地学生限额,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及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名额等。
在推广工作方面,教资会已拨款约2,000万元予大学校长会国际化小组,支持各校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博览、研讨会及相关活动等。教育局局长亦率领由教资会及各大学代表团外访,了解不同地方高等院校近况,宣扬香港高等教育界的卓越教学质素和雄厚研究实力,并拓展学生交流及学术协作网络,从而进一步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据介绍,大学校长会国际化小组计划今年运用拨款,参与在印度德里举行的亚太教育者年会和展览、在美国圣地牙哥举行的美洲教育者年会暨教育展,以及在瑞典哥特堡举行的欧洲教育者年会,届时八大将合设香港馆,并以“留学香港”为主题举办专题演讲。
文件又提到,近年八大针对性地招收来自中亚、东亚、东南亚、东欧、中东、非洲等国家的学生,并展开多项联合海外招生之旅,前往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印度等为当地学生举办讲座、工作坊。
拟办近200次海外招生活动
在本学年,八大计划举办近200次海外招生活动,不少均以东盟的“一带一路”国家为目标。至去年11月底,八大与全球各地院校签订了超过2,600份学生交流协议。至于交流学生人数, 2023/24学年的来港交流生数目已回升至约5,100人,离港交流学生亦回升至约5,600人。
此外,2023/2024学年起,教资会为内地与环球连系及学习体验资助计划额外注资1亿元,让各大学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及学习机会,各大学正利用有关拨款推行超过200个项目,资助本地学生在境外参与学习体验项目;大学亦正利用拨款举办提倡多元校园文化的活动。
各出奇谋招聘非本地教职员
在招聘非本地教职员方面,八大各出奇谋,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就设有杰出客座教授、助理教授(校长嘉许学者)及环球研究助理教授计划,以吸引世界顶尖人才来港。香港教育大学则透过加强访问教授计划以扩展全球网路,又聘请专业招聘机构识别并吸引优秀学者,亦有院校邀请全球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大型会议等方法,以招揽人才加入。
在招收非本地生方面,香港中文大学大力增加非本地生奖学金,总额较去年高出19%,达1.1亿港元。香港理工大学则扩展学生大使计划,让他们分享自身的升学故事,吸引其他学生入学。
八大促进国际化重点措施及成效(部分)
香港城市大学
●推出“杰出客座教授”、“助理教授(校长嘉许学者)”及“环球研究助理教授”计划,以吸引世界顶尖人才来港
●于过去一年在30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了超过45项本科生招生活动,包括文莱、尼日利亚、加纳、坦桑尼亚、阿塞拜疆及罗马尼亚等新兴市场。截至上月中旬,本科生课程的非本地生申请比去年增长了70%以上,申请人来自73个不同的原居地
香港浸会大学
●推出“人才100”等计划,并参与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该校逾半教师是非本地学者,来自30多个国家或地区
●致力在2027/28学年实现录取40%全学位非本地本科生。积极联系不同国家。自2023年,来自哈萨克斯坦、蒙古、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的申请和录取人数增加了30%。同期,来自内地的本科生申请也增加16%。非本地非内地学生的奖学金数量和金额均增加了10%
岭南大学
●增加非本地学生的奖学金名额、扩大学生住宿比例,增加离校校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等具吸引力的新课程并透过参与重要的论坛和联盟、海外教育展览、拓展宣传渠道及开展非本地本科招生线上推广
●聘请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工作人员带领团队在校园内举办不同活动以提升国际意识,又招募了100名本地生以支援来港访问的学生,及持续增加交换伙伴
香港中文大学
●增加了2025年入学非本地生的奖学金,总额较去年高出19%,达1.1亿港元。
●与全球37个国家或地区近290所大学签订学生交换协议,于本学年提供900多个学期制交换机会;提供达4,300个短期非本地体验学习机会,较前一年多 50%
香港教育大学
●去年初成立非本地学生报读高级文凭及学士学位课程专责小组,专责检讨及实施非本地学生招生的策略;设立各种本科、硕士及博士生入学奖学金及提名计划,透过不同的途径录取非本地生
●在内地推行品牌及广告宣传计划、在入学资讯日为非本地学生及家长增设线上线下同步讲座、推出非本地学生大使计划、透过参加中国教育博览会和QS高等教育高峰会,巩固各地中学和大学联系网络
香港理工大学
●积极开拓中亚、中东、非洲、欧洲及南美等具潜力的新市场;派遣代表团访问不同地区,加强与当地学校合作及与高中生的联系,同时也举办多场针对海外学生及家长的主题讲座
●设有策略招聘计划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研究活动启动经费;设立校长青年学者计划,以吸引优秀学者
香港科技大学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印尼和哈萨克斯坦招募学生;该校又录取了首五名来自埃及、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加纳的高成就、低收入学生
●推出“国际会议资助计划”,支持学院及学系举办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汇聚来自全球的知名学者、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讨论关键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
香港大学
●去年招聘了123位国际学者,当中90%来自香港以外,涵盖至少13个国籍
●为各地精英学生成立“HKU Academy for the Talented”,让学生提前了解港大课程并为入读心仪学科作好准备
资料来源:立法会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