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天麒:港乐不应只剩“怀旧”-紫荆网

奚天麒:港乐不应只剩“怀旧”

日期:2025-02-09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 | 奚天麒

如果说“港乐”是一艘时光穿梭机,它可带你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彼时,流行音乐、电影、电视三大文化产业都进入了全盛期,共同构筑起本土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时移世易,这些年港乐似已式微,于是近期热播的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先导篇便抛出了“港乐已死?”的灵魂拷问。笔者日前有幸参与该季最新一期的摄制活动,搭乘这艘时光机,在现场认真聆听和思考。

今期《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呈献了多首新生代原创歌手作品,包括香港创作女歌手AGA江海迦于2017年推出的《3AM》,让容祖儿团队轻松登上榜首,歌曲融合了90年代R&B曲风,并道出歌手在凌晨达到创作灵感巅峰的故事。最后的合唱单曲《光辉岁月》——原创摇滚乐队Beyond演唱的流行曲,是黄家驹作曲并为其粤语版填词。两首歌在舞臺唱响让人百感交集,那是一种经典的传承和新解,观众的投票结果也恰恰说明,“原创”始终是造就流行和流量的密码。

巨星的涌现让香港成为一个辉煌而值得怀旧的城市。1980年代的香港,许多“港迷”都痴迷于文娱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艺人和词曲作者,以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谭咏麟、许冠杰、罗文、徐小凤等歌星为代表,还有无线电视TVB发掘的“五虎将”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刘德华、梁朝伟等等。TVB对剧集主题曲的推广也很强劲,歌星通过影视作品增加曝光,两者相互推动,粤语流行曲有了故事加持,变得更具鲜活生命力,自此大放异彩。《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一系列经典剧目主题曲,也风靡一时。港乐出现、流行并延绵至今,都是我们拿来说好香港故事的一块招牌。

随着时代变迁,巨星效应好像不再那么疯狂。从传播的角度说,传播介质的变革,如电视机、轻小便捷的饭盒式答录机的出现,客观上助推港产电视剧、流行音乐在八九十年代的传播和流行。如今是网络时代,新的传播媒介也改变了观众的喜好和接收模式,我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受众愿意接受的传播模式。比如,综艺节目制作的概念应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具备同理心,不要强制煽情。

观众的选择或可证明,港乐要想激发新的活力,就应站在产业链的最高端,创造出具原创性、颠覆性和革命性的作品。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担当着大湾区国际门户的重要角色,拥有最完善的营商环境、成熟的法制和金融市场等优势。笔者不久前探访过一间从事核磁共振的本地医疗企业,他们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婴幼儿专用超导磁共振和乳腺专用磁共振机器,更人性化的设计帮助提高婴幼儿的患病诊断准确度和效率,乳腺专用磁共振机器也帮助女性患者精准确诊、及时治疗。香港的先进制造业曾历经辉煌,如今为适应新时代,更须改革求变。

港乐也一样,这块通过几代人努力打造的香港文化产业“金字招牌”,不应一去不复返。如果说70年代是粤语歌的变革关键期,那80年代则是港乐的光辉岁月。在“回忆杀”大行其道的当下,相信只要还有人在用心创作,港乐的生命就不息。

有人说,港乐因被贴上“怀旧金曲”标签而难以破圈。但在笔者看来,港乐不止会怀念过去,更可让不断涌现的新创作人站在岁月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带着香港独有的情怀传承,引领这座城市望向未来。至于新生代的港乐会以什么样的文化符号呈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会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雨晨 校对:周默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