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专稿】RCEP持续为世界经济释放红利-紫荆网

【紫荆专稿】RCEP持续为世界经济释放红利

日期:2025-02-06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四川 庞中英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3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RCEP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合作平台,吸引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多个经济体申请加入。RCEP的成功实践表明,共谋发展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境界。

RCEP实施三周年成绩斐然

回顾历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区域化和全球化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者通过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在全球化受到挫折后(主要表现为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区域化作为必要的补充,对有关区域成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世界形势趋好时,区域化体现全球化成果,促进全球化的进展。无论区域化和全球化此消彼长还是相互促进,各国在区域内的联系是最基本的。受历史等因素影响,亚洲各国之间在区域内的联系不太足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著区域化与全球化同时出现,亚洲国家对区域合作的重视和依托程度都持续增加。为了促进亚洲的区域化,尤其是亚洲各个次区域的区域化,在过去30多年,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对外投资、技术转移、人口流动等一直在走强,并孕育了诸如RCEP等行之有效的区域安排。

RCEP是目前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2025年1月1日,RCEP迎来正式生效实施三周年。三年来,在地缘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RCEP全面高质量实施,持续释放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强化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RCEP区域对世界贸易总额为13万亿美元,高于2021年12.8万亿美元的水平;吸引绿地投资项目数2,340个,投资金额2,430.9亿美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33.9%和1.2倍。RCEP还为区域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领域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为全球投资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中国是RCEP中的最大经济体,与RCEP其他成员国保持密切经贸合作关系。据统计,RCEP生效以来,中国与RCEP成员的货物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2.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2.6万亿元人民币,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

东盟在RCEP中发挥著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成员国谈判,促成协议生效,帮助东盟和其他成员国扩大经济边界。经过近年的积累,参加RCEP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东盟成员国,均成为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1至10月,泰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额约为2,697亿美元,占其全部贸易额的53.13%,同比增长2.69%。其他东盟国家也从RCEP中收获颇丰。

图片
RCEP是目前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图:视觉中国)

RCEP展现强大吸引力

判断一个区域组织或者区域安排是否有前途,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其在建立和运作后是否对国家具有吸引力。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在贸易、投资、区域价值链等多个维度的红利初步释放,为成员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4年中国担任RCEP非东盟方轮值主席国期间,全面高质量实施RCEP,全力推动RCEP达成新成员加入程序。目前,中国香港、斯里兰卡、智利已提出加入RCEP的正式申请,还有一些经济体对加入RCEP表达了浓厚兴趣,表明RCEP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使用关税改变美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情况下,坚持维持低关税、进一步降低关税的RCEP代表了自由贸易的一个希望。在RCEP成员国中,中国、澳大利亚、印尼、日本、韩国等五国是G20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还没有缔结双边自贸协定,且关系一度紧张。但是在RCEP框架下,这些国家保留了继续开展区域和双边合作的可能性,部分抵消了全球外需波动以及贸易限制性措施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成员国共同珍惜和维护RCEP合作平台的重要原因。

印度本来是RCEP的创始成员,参与了近8年的谈判,却在谈判成功后的2019年选择退出。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已经跻身“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国内有不少主张重返RCEP的声音。如果重返RCEP,将不仅使印度具有创始成员地位等便利,更符合印度的根本利益,也让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了RCEP这一区域多边安排,或将有助于改善两国经济关系。

在区域经济伙伴关系上,东盟国家还参与其他重要区域贸易协定,尤其是影响力很大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CPTPP)。中国于2021年申请加入CPTPP,但CPTPP创始成员国在对待中国的申请上并未达成一致,迟迟不能启动与中国的正式谈判。由于中国目前还未加入CPTPP,在可以预见的未来,RCEP仍然是中国所依赖的主要区域经济协定之一。换句话说,相比东盟等其他亚太国家,在参加不了CPTPP的情况下,RCEP对中国十分重要。

RCEP未来要应对“新全球化”

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全球化遭受严峻挑战,甚至出现“全球化终结”的说法。实际上,“终结”的是旧的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并未终结,而是进入了“新全球化”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出现、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把世界带入新的全球化时代。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大转型,如果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进入新的全球化时代,就不可能判断诸如RCEP等区域经济安排的前景。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工智能(AI)革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工业革命,AI革命是世界历史和经济面临的重要转折点。对于亚太地区来说,AI既是巨大挑战,又是巨大机遇。从AI革命的角度看,RCEP应该继续升级,根据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成员国重新谈判有关条款,并为“全球AI治理”探索出一个区域解决方案。我们注意到,中国、东盟以及RCEP其他成员之间正积极探讨如何在AI领域加强合作。

目前还没有听到关于RCEP升级的说法。但相比较而言,中国与东盟已经完成了自贸区3.0版谈判,走在了RCEP的前面。3.0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重要增值,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等领域,为双方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深化经济一体化与务实合作打通了更多渠道。从长期来看,中国有必要考虑甚至开启RCEP 2.0谈判,借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的经验,积极推动RCEP成员数量扩容、合作范围扩大,适应“新全球化”带来的新变化。

图片1
中国是RCEP最大经济体,与RCEP其他成员国保持密切经贸合作。图为广西钦州港码头(图:新华社)

香港已做好充分准备加入RCEP

香港早在2022年初就申请加入RCEP。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RCEP涉及的15个成员国都是香港的重要贸易伙伴,占香港贸易总额约七成、服务贸易总额约四成八,东盟更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他表示,香港希望尽快加入RCEP,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进行商讨,为经济带来更多新增长点。香港争取加入RCEP也是加强与东盟关系的重要一步。

从角色和定位上看,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与RCEP成员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可以扮演“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协助各国企业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内地市场,也为香港自身带来广阔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香港可以为企业、投资者等提供友好的营商环境、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简单低税制以及各类专业服务。此外,目前RCEP的成员均是主权国家经济体,如果香港成功加入,将是第一个以成员国特别行政区的名义加入RCEP的成员,这也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RCEP的包容性。

新加坡、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均表示支持香港加入RCEP,同时普遍认为此举将为区域合作注入更多的活力、提供更多的机遇,并希望与香港在贸易、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创新科技、绿色科技等范畴加强合作。相信东盟国家将为推动香港加入RCEP发挥独特作用。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2月号,作者系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新加坡优素福·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访问高级研究员)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孙艺宁 校对:李博扬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