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晓辉
蛇年春节期间,粤港澳地区的热闹景象再次证明了港珠澳大桥(一桥)与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一铁)作为区域发展双引擎的强大动力。这两大跨境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的便捷流动,更为香港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春佳节期间,港珠澳大桥的繁忙景象令人瞩目。大年初三(1月31日),大桥的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5万人次大关,达到15.6万人次,刷新了大桥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令人振奋的是,到了大年初四(2月1日),港珠澳大桥的出入境客流再创新高,单日客流首次突破17万人次。春节前后五天,大桥边检站共验放旅客超过62.4万人次,车辆近10万辆次。这些数字不仅是大桥通行能力的体现,更是粤港澳三地经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见证。港澳居民利用假期“北上”游玩,内地旅客也纷纷前往港澳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这种“换城游”的热潮持续推高了跨境旅游的热度。
与此同时,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表现同样亮眼。大年初三,西九龙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超过13.6万人次,创下了该口岸自2018年开通以来的最高单日客流量纪录。其中,内地居民占比近三分之二,港澳居民占比近三分之一。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高铁作为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旅客的青睐,也反映了内地与香港之间人员往来的频繁和密切。
回望过去,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的建设曾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港珠澳大桥在建设初期曾有人质疑其经济效益,甚至有媒体称其为“鬼桥”。广深港高铁开通前,也曾遭到一些示威者的盲目反对,被抹黑为“废铁”。然而,今天的事实证明,这两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和运营,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粤港澳三地居民的出行,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港珠澳大桥与广深港高铁的“双剑合璧”,助力了粤港澳一体化发展,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这两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增强了香港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战略地位,为香港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一桥一铁”,香港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和澳门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湾区经济体。
展望未来,“一桥一铁”有望成为带动香港经济再腾飞的双引擎。特区政府应继续善用“一桥一铁”,持续化配套设施与推出便利措施,充分发挥跨境交通基建的最大效益。同时,也应注重与广东和澳门的合作特别是有关人才方面的流通,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一桥一铁”不仅是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物理连接,更是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桥一铁”的成功运营,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桥一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香港再创新辉煌的其中一大助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