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新股市场开始复苏,其中下半年连续录得多宗大规模新股上市,令市场气氛大为改善。港交所在全年回顾中总结,截至12月20日本港共有66宗新股发行,集资总额达830亿元,跃居全球四大新股市场之一。综合多家会计师行数据,2025年新股数量将进一步升至80只,集资额可升达1000至1500亿元水平,料有望冲击全球三甲。
去年“先A后H”潮流兴起并为IPO市场增添活力。中国证监会于4月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提及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随后已于A股市场挂牌的内地家电龙头美的集团(00300)在9月成功上市,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后的集资总额达357亿元,是2021年后香港最大规模IPO。统计显示,美的上市后本港“A+H”股数量达至149只。
市场趋旺 去年多宗超购千倍
除美的外,去年香港亦录得三只集资超50亿元新股,分别为顺丰控股(06936)、华润饮料(02460)和地平线机器人(09660)。据会计师行德勤统计,去年前五大IPO集资总额达560亿元,按年大涨227%。
2024年打新潮出现回暖。综合德勤及港交所数据,草姬集团(02593)以6082.6倍超额认购成为为去年“超购王”,排名第二的是晶科电子(02551),超购倍数达5676.8倍,第三至第五位分别为优博控股(08529)、元续科技(08637)、卡罗特(02549),均获1000倍以上超购。相比之下,2023年“超购王”中旭未来(09890)仅获103倍超额认购,反映2024年新股认购情绪得到极大改善。
获得改善的不只是市场气氛,18C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发行亦取得进展。2024年迎来3只18C新股,分别为晶泰控股(02228)、黑芝麻智能(02533)和越疆(02432),另外现已递交招股书的希迪智驾同样经18C规章申请上市;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等发起的汇德收购成为首个完成De-SPAC交易的SPAC公司,并更名为狮腾控股(02562)。
优化上市申请审批助增量
期内并迎来多项IPO市场改革。去年6月正式实施的库存股份机制,有助发行人进行股份回购及再出售库存股份,为发行人在资本管理上提供更大灵活度;随后证监会与港交所在8月宣布对18C及SPAC上市新规进行为期3年的短期修改,其中涉及18C的修改将已商业化和未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最低市值要求分别下调20亿元。
另外,证监会与港交所在去年10月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其中包括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的审批速度,并为准申请人及其顾问在制定上市计划方面提供更大的确定性和透明度;港交所还于12月就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进行为期3月咨询,其中涉及将现有的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调整为每3个月解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