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再飞一次。”体验了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的飞行影院,一行人对高科技展示技术带来的震撼感印象深刻。运用裸眼3D、AI技术,体验者“飞越”光明区规划中的城市,从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建设历程、未来规划、产业及特色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沉浸式了解光明区发展脉络和壮美蓝图。
这是2024台港青年媒体人粤港澳大湾区体验营活动中的一个场景。本次活动以“互鉴同享 幸福家园”为主题,12月3日至12月8日,组织台湾媒体记者深入感受深圳发展历程与成就。
从科技到人文,从南山到龙岗,6天时间里,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台湾青年媒体人通过深入体验深圳多个领域、不同区位的发展情况,领略这座科技之城的独特魅力与城市风貌。
科技、人文、绿色,多面魅力之城
体验营一行人第一站便是“打卡”三家高科技企业。芯片、人形机器人、AI智能座椅……一件件科技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在位于南山区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优必选科技公司,参观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熊猫”。平常熊猫给人的感觉是“萌萌的”,在这里熊猫机器人优优展现了Ta的多才多艺。打招呼、握手、表演打太极、倒水,妥妥的社交达人。
走进光明科学城数码化工业创新中心,记者们体验了飞行影院,对高科技展示技术带来的震撼感印象深刻,直呼想“想再飞一次”。
体验营一行还探访了罗湖的弘法寺,感受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座科技之城体验自然与宁静。记者们还参访龙岗龙城CC创意街区,以前的旧工厂区,在一个个创意小店的加持下,变身风情街、打卡地。傍晚,漫步在甘坑古镇,浓浓的客家文化扑面而来。华灯高悬,二十四史书院的古色古香,让人感受古今交融,在一幅幅画作与一行行文字面前,仿佛在与古人交流。
在龙岗大运天地,记者们在休闲的人流中体验深圳市民生活,阳光下的水池中黑天鹅在游弋,儿童在池边戏水。参加此次体验营的台湾CTWant记者宁其远表示,深圳的绿化和建筑设计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整个城市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创业、就业、生活,交流融合发展
在体验营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一系列反映两岸融合的丰富活动。
以“青春力量 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交流融合月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开幕式12月5日在深圳举行。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少年3000余人相聚鹏城,叙亲情、话融合、谋发展。
体验营一行还于12月6日在龙华区参加了“在深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分享会。”多位在深圳创业的台湾青年和深港澳创业青年代表发言并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感受。在这些交流分享中,感受到了深圳作为创业热土的无限魅力,也深刻反映了深台两地青年在创业路上的相互支持与共同成长的历程。一个个镜头、一行行文字,增进了了解与情感交流。
在深圳湾实验室,来自台湾的青年科学家蔡羽轩讲述了他的故事。他表示:“当初我在英国卡迪夫大学担任讲师,后来了解到深圳湾实验室这个新的单位,它提供了较好的仪器、经费以及学生等方面的支持,所以我申请了并决定来这里。”蔡羽轩说,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在生物医学领域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这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据悉,蔡羽轩目前就职于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担任特聘研究员,专注于蛋白质化学生物学的研究。
创新、愉悦、亲切,体验中加深了解
体验营一行在感受深圳的发展、深台融合交流的同时,成员们深入交流、增进友谊。
在参观机器人、大疆无人机、华为新能源车、飞行影院等科技产品时,大家都赞叹不已。台湾中时新闻网记者何祥瑀表示,自己对车比较感兴趣,看到华为的新能源汽车,感觉很多科技配置都很赞。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吕宴慈在参访后表示,对于想要了解不同产业领域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这里的环境相当不错。她认为,深圳的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和科技创新中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了深圳对未来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深刻布局。
台湾CTWant记者宁其远也分享了他的参访感受。他表示,这次来深圳的感觉与十几年前完全不同,深圳的绿化和建筑设计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整个城市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他认为,参观了诸多科技企业,在感叹深圳科技领先的同时,更体会到深圳不仅是一个科技之城,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吃过晚饭,我还在深圳南山夜跑,体验超级好,路人很友好,空气很清新。”
台湾中时新闻网记者谢明智说,这个城市很漂亮,绿意盎然,而且规划的非常好,市民也非常亲切,食物也非常美味。同时,也感觉当地对科技的扶持非常用心。
此次活动由香港经济导报社主办,汇聚了来自台湾岛内多家主流媒体的青年记者与香港媒体青年记者,包括TVBS、中视CTV、中国时报、中时新闻、周刊王CTWant、工商时报、紫荆杂志社与香港商报等。
参访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深圳的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和社会发展情况,深度报道两岸融合发展成果,有助于增进两岸青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更为两岸青年媒体人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