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视障脱口秀演员黑灯在一档喜剧节目中吐槽称,某些城市的不锈钢盲道雨后极其湿滑,会让盲人“瞎滑”。随后,深圳市民便发现,福田区连夜拆除了不锈钢盲道,新装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水泥材质盲道。

快速响应,积极改变,这一“深圳速度”引发网友点赞。看似简单的举措,背后蕴含的是城市管理的“温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圳,对于民生问题的快速响应并非只为应对关注度颇高的舆论,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城市管理更有“智慧”,民意诉求及时响应已经逐步常态化。
“滴嘟”伴随着一声清脆的警报声AI监测预警系统发现了一处交通“堵点”并实时将信息传回智慧指挥中心的大荧幕上城市管理人员闻讯而动迅速恢复了道路畅通。在独居老人家里都安装智能体感设备,毫米波雷达自动识别老人是否会跌倒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老人各项生命体征为老年群体健康保驾护航……这样的“智慧”管理场景正在福田区莲花街道上演。
深圳于2022年启动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将全市537个民生诉求渠道进行整合,打造了“@深圳-民意速办”平台,让群众反映诉求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实行民生诉求办理全流程实时展示,让诉求办理像网购一样全过程可视可溯。近年来,平台年均办理市民诉求超过3700万件,90%左右的诉求能即时办结,市民总体满意率超过99%。
就在上月,深圳从64个国家和地区429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城市,“让城市更智慧 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得到充分肯定。
正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在做客广播深圳新闻广播《民心桥》节目表示,对于市民反映问题的回应和处理,不单单要有温度,还要有速度,不能够只是态度好,不办事。以科技创新风气引领的深圳,通过科技加持,让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民意,快速办事,城市的“温度”恒常,老百姓才有更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