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曾智明倡建具大湾区特色的新型世界级智库-紫荆网

【两会现场】曾智明倡建具大湾区特色的新型世界级智库

日期:2021-03-1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全国两会期间,港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向大会提交提案议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获得各界一致好评。在众多提案中,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明汇智库主席曾智明提交的关于“全面建设有大湾区特色新型智库”提案备受关注。他在提案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虽然有不少智库,但由于体制各不相同,各自都存在一些问题。他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充分发挥各地智库优势,全面建设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新型智库:包括尽快建立及完善区内智库联盟体制,充分发挥智库协同优势;在政府决策中加入智库咨询环节;合作建立若干个世界级智库机构,推动智库研究成果向大湾区建设政策实践拓展。

 

WechatIMG287.jpeg

曾智明(受访者供图)


吁放宽区内协同研究政策限制


曾智明指,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不同法域、三个独立关税区”的特殊环境下设立,面临问题众多且复杂,区内智库不仅要积极行使建言咨政职能,为中央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援,同时还要在国际社会中推广大湾区形象,提升自身话语权,并努力协助国家提升软实力。


“虽然目前大湾区有三十多家来自粤港澳三地不同类型的智库,已于2019年签订了‘大湾区智库联盟协议’,确定了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但由于近年来香港出现回归以来从未有过的黑暴事件,加上新冠疫情肆虐,令跨境研究交流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另外,如何发挥三地智库的各自优势,共同进行大湾区建设研究等重大课题,现时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尚未真正进入实际研究阶段。同时,内地的一些研究限制,也需要根据大湾区建设具体需求而有所放宽,许多相关政策亦应进一步调整及适应。 ”

 

冀国家扶持本港新型智库建设


据介绍,香港目前智库大约有40多家,汇聚了一批高素质专才,凭藉资讯流通度高、国际合作面广、量化研究相对成熟等优势,研究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民生、国际等。这些智库利用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畅通等优势,产生了一定国际影响力,呈现多姿多彩发展趋势。但由于香港智库尚在起步阶段,除了少数几家得到大财团或实力雄厚人士支援外,普遍处于规模较小、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状态。另外,香港智库要与内地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也有不少政策障碍,比如内地的大学研究机构,难以与香港智库合作进行社会调查等。“如果没有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将严重影响三地智库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研究的进程,以及新型世界级智库的建设。”

 

倡三地合建世界级智库联合体


因此曾智明建议:首先应尽快完善大湾区智库联盟体制,采取特殊政策,支持港澳中小型智库发展,充分发挥智库协同优势,推动大湾区建设发展。“建议国家有关方面采取特殊政策,重点支持已经成立的大湾区智库联盟的发展,将一些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委托给智库联盟,争取产生出更多智力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其次,建议由国家层面制定决策规范,要求大湾区内的政府决策过程,加入智库咨询环节,以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提升智库层次和影响力。“现时大湾区内各级政府普遍重视智库对政府决策的参考作用,但就不同区域而言,有部分政府高层对智库的科学决策认识不足,拍脑袋行为依然普遍。有的虽然也委托了智库进行咨询,但只是偏听一面之辞,没有进行综合论证。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要指导大湾区内三地政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政府决策模式。比如规定凡重大决策出台或有一定规模的可行性报告,都必须通过智库咨询和多方专家论证。”


对于由粤港澳三地智库合作,共同构建多个不同类型的国际级智库愿景,曾智明称,目前在整个大湾区内,真正称得上国际级的大型智库为数不多,与大湾区所拥有的国际地位及经济实力不甚相称。“建议湾区三地政府在这方面加强合作,在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同时,推动三地智库间的合作与重组,力求在多个领域分别形成一批具研究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智库或智库联合体。”


记者:许煜    编辑:莫洁莹

校对:赵珊    监制:连振海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