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位于香港新界北区,与内地深圳市盐田区接壤,于1951年被列为边境禁区。随着该区逐步开放,沙头角现今摇身一变,成为本地一日游的好去处,申请禁区证后就可前去探索一番。
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明年展开,首阶段容许每日最多1,000名旅客经网上申请禁区许可证后,进入除中英街以外的整个沙头角游览。1月名额现正开放申请。

每日游客名额包括700名旅行团旅客和300名个人旅客,香港市民或访港旅客皆可申请。前往沙头角的个人旅客必须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进入沙头角,不得驾车进入。

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增设多个全新景点,包括中英街检查站前的中英街花园,内设许愿瞭望台、模仿香港旧式火车站和一比一的火车头。
另有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头角鱼灯舞场景的鱼灯广场、旧沙头角消防局、顺平“壁画街”、沙头角码头、广州式骑楼群“新楼街”、法定古迹协天宫等。
沙头角十大景点
相传沙头角的名字来自一句优美的诗词:“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来到沙头角,你可以亲眼见到诗歌中描绘的日月美景,在日月亭欣赏晨曦第一缕阳光,在沙头角之角欣赏旖旎的海岸线风光,观赏全港最长的沙头角码头……从沙头角特色美景中,了解当地历史及文化。
1.沙头角之角


沙头角最东之角竖立着一块标示经纬度的旧式路牌,前方还有刻上“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石碑。相传这是源自一位清朝大臣来到广东沿岸视察,看见这里风光如画,便题下以上诗句,“沙头角”因而得名。在这里,你可尽览沙头角海湾的天然海岸线,静下心神,你会发现耳边传来阵阵海浪声,盖过途人的喧闹,时间彷佛停止流动,永远凝在诗人被美景感动的一刻。
2.沙头角码头



沙头角码头是全港最长的码头,全长280公尺,初建于1960年代,后于2004年重建。
3.日月亭

“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短短两句描绘出沙头角海的日月美景。
4.鱼灯广场

沙头角鱼灯舞源自清朝初年的沙栏吓村吴氏客家族,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展现了客家人崇拜天后的习俗,以模仿鱼类的舞姿以及鱼群起舞“献祭”为主题。
5.沙头角旧消防局


旧沙头角消防局位于沙头角顺隆街与顺平街交界,于1962年投入服务,直到2004年2月18日正式退役。
6.中英街花园



中英街位处边境交界,地理位置别具意义。基于保安理由,多年来只有持特定禁区许可证,并在中英街有实际居住、生活和工作需要的人士才可以进出中英街对于其他香港市民来说,中英街是一个历史见证地,亦富有神秘感。
7.沙头角“海味街”


这里有一条主打售卖海味乾货的“海味街”,当中不少花胶、鱼鳔和咸鱼等均是自家制作,有些店舖更提供不同鱼类乾货预订,甚具渔村风味!
8.顺平壁画街



墙上描绘的正是沙头角标志性的传统文化活动——天后醮典!沙头角居民至今仍会按传统每年举行天后诞,而每十年更举办一次大型酬神醮典,居民会热烈庆祝,其中最具特色的可说是鹤佬妇女的“陆上龙舟”舞。
9.三文鱼屋

最早期的沙头角邨于1988年落成,2020年起,沙头角邨较旧期的公屋开始进行翻新工程,外墙也陆续被重新粉饰,部分楼宇被粉嫩的橙色包裹,配上白色横纹点缀,乍看有点像三文鱼,既特别又可爱!
10.沙头角镜中镜

多年来沙头角海俨如一块天然大镜子,无论是以前的棚屋群,抑或是现在的小渔船,都被这面历史镜子尽收其中,映照出不同年代水天一色的景象。

石涌凹的罗氏大屋为罗奕辉于1930年兴建,是抗日时期游击队进入香港后的落脚点及港九大队的活动基地,见证了香港的抗战历程。

位于沙头角上禾坑客家村的镜蓉书屋,由沙头角区大族——李族于清朝时期兴建。
沙头角十大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