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庄蕾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签约合作协议超6,000项。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彰显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担当,提供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的确定性答案,强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共识,以及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热土的信心。

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
第三届链博会期间,多国政要专程参会,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率多位部长和众多企业访华出席链博会。泰国担任主宾国并委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展参会。40多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领导人专程参会,美国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连续4天在京出席链博会相关活动。国际展览局、国际商会、国际商标协会、“可持续市场倡议”全球理事会等机构主要负责人专程参会。172个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的2.2倍。
链博会举办三届以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大批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积极参展。25家国际组织观展参会,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贸法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家国际组织参展。172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其中很多境外商协会机构表示明年将组织企业参展。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结束访华,大批澳方工商界朋友也来到链博会寻找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和机构积极参展参会。塞尔维亚工商会去年组团来华观展,今年组织13家企业参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各大商协会,以及香港四大商会、澳门七家工商机构均组团参会观展。宁波市有关企业携中东欧5国多家企业联合展示。
除了英伟达等首次参展的美国企业,本届链博会上还有苹果、特斯拉、霍尼韦尔、嘉吉等连续三届参展的老朋友。本次参展的美国企业和机构覆盖全部“6链1展区”,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较上届提高10%。其中60%的参展美国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贸促会有关部门与美国驻华使馆经商处共同举办中美轨道交通行业圆桌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主办了美国大豆供应链推介会,中国美国商会携多家会员企业联合参展。
本届链博会首次在先进制造链展区设置了创新链专区,首次打造以“链博新品.共促未来”为主题的“链博首发站”。在上届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基础上,新发布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形成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并首次绘制“6链1展区”产业图谱。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企业大放异彩,宇树科技、强脑科技、优必选等行业领军企业,22家湖北科创企业携手呈现“机器人总动员”;创新融合展区的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联袂上演低空飞行器“舞台秀”。今年的展陈方式上,展商更突出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展览叙事。观众可以像工程师一样检视供应链网络,体验虚拟工厂漫游,享受智能机器人调配的饮品,通过XR眼镜沉浸式穿梭于电商购物、社交互动、文化旅游等应用场景。
与其他展会相比,链博会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本届链博会创新优化了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帮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链博会3.0版本得到广泛认可,越来越多中外企业深刻认识到链博会的独特价值和展示逻辑。“链主”企业与“链属”企业联合参展,同台讲述供应链合作故事,如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力拓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再度携手亮相,展示国际合作成果。不少省份纷纷推出优势产业集群,浙江数字科技、贵州大数据、湖北人形机器人、陕西汽车制造等产业企业组团参展。全球展商在现场直观感受、专业交流,很多企业约定后续深度对接洽谈。此次成立的中外参展商联盟将与中国国际商会各产业委员会联动服务中外企业,打造“永不落幕的链博会”。

打通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多重环节
今年是链博会连续举办第三年,作为链博会的“主角”,参展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频频“炸场”。从“空中巴士”到“陆地航母”,从“天鲲号”“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到“哮天犬”“蜘蛛侠”“醒狮”等“赛博”机器人,系列新产品吸引观众拍照打卡。特别是“链博首发站”,密集发布一大批全球尖端新品、技术与解决方案,集中呈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前沿突破成果,覆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广大参展企业表示,在链博会看到了行业和产业的未来,也找到了更多创新灵感和合作机会。
在欢迎暨交流晚宴和“链博之夜”参展企业交流会上,中外企业和商协会负责人畅谈合作、共话发展。链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展台上不是普通的销售人员,而是企业高管亲自驻场找朋友、谈合作。很多参展商派出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采购官、首席运营官等在内的上百人团队来到链博会现场,主动出击,穿梭于各展区寻找合作伙伴。浙江某汽车企业成功拿下400台醇氢重卡大单,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创其参展最好记录。广东某企业自主研发的复合翼飞行汽车收获1,000余架意向订单。很多展商与上下游企业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达成合作意向。与此同时,链博会也有力推动了政商互动交流。很多部委和地方领导把链博会作为重要调研场所和招商平台,给参展企业带来了政策资讯,也提供了建言献策的机会。链博会汇聚起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蓬勃生机,成为全球工业4.0时代的展示橱窗和实践平台。
链博会打通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多重环节,完成产业链的“化学反应”和“生态重组”。空客今年首次参展就带来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共同描绘涵盖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大飞机产业链全貌。金马衡器与基硕科技两家“专精特新”企业,因前两届链博会而相知相“链”,今年联合展出合作成果,创造新的智能化生态,并现场签署下一步合作协议。链博会的魅力不仅在于同行业的交流,更在于跨界跨领域的碰撞。有农业企业表示,受汽车行业“零库存供应链管理模式”、新能源行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系统”启发,将对公司发展战略和路径进行优化。
为香港提供对接全球资源“一站式”服务
第三届链博会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等多家香港商协会负责人率团赴京参会,进一步推动香港与内地的全面融合。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今年共组织7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链博会,涵盖食品、卫生用品、科技制造等多个领域。会长卢金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但链博会作为汇聚国内外资源的平台,为香港与内地企业提供了稳定和拓展市场的关键契机。
多位香港商协会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链博会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对接全球资源的平台,希望通过链博会达成一些项目合作,推动国际供应链健康发展。同时,香港应发挥好“超级联系人”作用,与内地通力配合打通供应链。
链博会期间,2025年内地——香港商会联席会议圆满召开,此次会议是该机制自2001年创立以来首次在内地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会上,两地贸促机构、商会及企业代表就深化科创联动与供应链协同,进一步发挥香港独有优势,推动内地与香港工商界携手开拓国际市场新机遇,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也是联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在金融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具有独特优势。香港企业的品牌、渠道、技术等优势与内地的产业配套优势结合起来,能够形成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任鸿斌希望能以联席会议以及第三届链博会为契机,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加强科技产业合作,更好实现供需适配、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今年是香港投资推广署连续第二年参与链博会。香港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李淑菁在出席链博会“供应链服务主题活动”时表示,香港担当著“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能够协助内地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平衡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李淑菁重点推介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和作为国家“双循环”中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通道角色。她指出:“香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从基础设施、专业服务人才、国际供应商网络到政府政策配套,都能够全方位满足企业在采购、贸易及物流等不同经营环节的需求。“
在“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专题研讨环节,香港投资推广署运输、物流及工业总裁王国藩围绕“绿色低碳技术驱动创新发展”进行分享。他表示,当前产业对绿色低碳的需求正呈现增长势头,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措施支持创科产业发展,透过加强研发支持、开拓资金管道,并深化学界、业界与政府的多方合作,以加快发展成为绿色科技的枢纽。为加快发展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经济,投资推广署已经成立专责可持续发展团队,积极吸引在碳中和方面拥有领先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海内外企业来港开展及扩展业务。
此外,链博会期间,香港投资推广署以“香港作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为主题,举办圆桌讨论会,与有意赴港发展的在京企业代表深入交流。香港投资推广署一行还借助参加本届链博会的机会,在北京走访了多家企业,推广香港最新政策机遇,协助京企用好香港优势,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