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与教大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携手提交《施政报告》建议书 倡议北都建两大文化基建 推动城乡共融及社区共建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与教大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携手提交《施政报告》建议书 倡议北都建两大文化基建 推动城乡共融及社区共建

日期:2025-08-07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和建筑及房地产学系,联同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今天携手就2025年《施政报告》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总部向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博士提交《非遗粤活:「粤剧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及「北都文脉径」作为北部都会区城乡共融及社区共建的政策建议》,推动北部都会区(北都)的文化保育及社区凝聚。

Photo 1
理大暂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及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教授(左四)、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常务副总监林美华女士(左一)、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高级经理吴伯风先生(右一),以及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兼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右三)、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副教授黄小慧教授(右二),联同教大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副总监叶德平博士(左二)向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博士(左三)提交「北部都会区城乡共融、社区共建」政策建议。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本月初举办「北都未来论坛」,吸引近500人参加,其间举办了多场专题演讲及圆桌会议,汇集多位内地及本地学术界和业界代表的意见,积极回应行政长官在2022及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针对北都文化发展规划的多个政策方向,包括兴建文化设施群及标志性的文化艺术设施等。

政策建议书内容取材自论坛上提出的真知灼见,并汇集理大及教大学者的专业洞见,聚焦在北都建设两大文化基建设施:

1.设立「粤剧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2022及2023年《施政报告》皆提及政府计划在北部都会区兴建标志性的文化艺术设施。建议书提出在北都范围内,特别是邻近原居民村落的地点,优先设立「粤剧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以粤剧为黏合剂促进城乡共融、社区共建。体验馆应突破将文化封存展示的传统博物馆模式,通过能容纳不同乡村特色兼具备生活化元素的空间设计,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及体验乡村的文化脉络,创造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互动平台。

2.建立「北都文脉径」建议书提出全面研究北都内举行传统节庆时用作粤剧(「神功戏」)演出的公共空间,包括区内主要历史建筑物,并将「打醮」及「行香」等巡游各村各乡的路线,以及现有的文物径、行山径等重新连接起来。这将有助建构一个融合了传统节庆盛事、非遗技艺表演、特色历史建筑及乡土史探索等多元元素的独特文化景观网络,在推动保育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塑造特色的旅游体验。

理大暂任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及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教授表示:「上述两项建议不仅前瞻性地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全港首创的文化基建典范,为北都注入独特文化灵魂,完美契合特区政府在北都规划中,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理念及『兴建标志性的文化艺术设施』的政策方向。这些建议亦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确立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具体实践——以在地的粤剧文化作为黏合剂,结合城乡融合、深化社区营造、培育创意人才,并发展可持续文化旅游。我们相信北都的大规模城市化能量,能转化为哺育、保存及延续传统文化的动力。」

Photo 2
凌嘉勤教授(右)向黄元山博士(左)讲解政策建议的详细内容。

教大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执行总监梁宝华教授称:「在『北都未来论坛』的圆桌会议环节上,近30位分别来自不同专业,包括粤剧及戏棚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推广、建筑环境、工程及创科、文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建筑文物保护、乡村振兴、地方营造、创意旅游及社会创新等的专家顾问,在讨论后达成共识,认为『体验馆』应采用活态保护方式,将粤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创造让市民可亲身参与的文化空间。同时,『北都文脉径』将连系北都内适合粤剧演出的空间及传统村落,重新连接被城市发展截断的文化脉络,使传统节庆活动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延续。」

建议书还提出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包括建立北区粤剧数字记忆库、开发基于沉浸式体验技术的粤剧体验活动,以及设立跨界创新实验室等,探索粤剧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可能。此外,建议书也关注北都的城乡融合及文化人才发展等多个方向,包括提出举办「文化共融计划」,让本地居民及新移民人口通过非遗活动交流,以及建立涵盖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完整粤剧人才培养体系,让非遗技艺得以传承,以文化元素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保育与创新生态系统。

在资金方面,建议书提出整合现有政府资源,如乡郊保育资助计划、大屿山保育基金,以及艺术发展局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的资源,同时探索公私营合作配对基金、社会影响力债券等创新融资模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兼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指:「我们期望政府、学术界及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北都文化保育工作,为未来250万北都居民创造具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宜居环境,同时提升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国际地位。」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提交的政策建议书,聚焦北部都会区的城乡共融、社区共建议题。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亦将就创科及研究发展、人才培育等其他方面,另行提交2025年《施政报告》建议书,期望从多角度协助政府制定前瞻性政策,推动北都全面发展。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香港入境处元朗突击行动 拘捕14人包括非法劳工及雇主
2025南南国际学术会议在江西开幕 聚焦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破350亿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