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分之一,会是你吗?乙肝要早验早处理

廿分之一,会是你吗?乙肝要早验早处理

日期:2025-08-01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1200x509 Full version_TC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7月28日定为「世界肝炎日」,以提高公众关注肝炎,推动预防措施,应对病毒性肝炎,特别是在香港较为常见的乙型肝炎(乙肝)。

卫生署今年以「廿分之一可是你?乙肝早验早处理」为口号响应「世界肝炎日」,呼吁市民提高警觉,特别提醒较高风险人士及早接受测试,了解自身免疫及感染情况,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理乙肝,以减低乙肝所引发的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

乙肝可分急性或慢性,严重情况会引发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

根据卫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推算,全港约有41万名慢性乙肝患者,占整体人口约5.6%。换言之,平均约每20位港人中就有一位是慢性乙肝患者。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显示近四成患者并不自知患有慢性乙肝,且约七成患者未有接受适当的医疗跟进。

部分群组感染率或更高

调查发现,香港的乙肝感染率存在显著年龄差异:35至84岁人士的感染率高达7.8%,而35岁以下组别则明显较低(少于1%)。

这年龄差异除清晰反映香港自1980年代推行的普及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及预防母婴传播措施成效卓著,成功保护了年轻一代。

当中,母婴传播正是作为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的最主要感染途径。因此,若有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是慢性乙肝患者,其感染乙肝的风险相对较高。

早筛查 早发现 早医治

慢性乙肝其中一个特点在于其「沉默」特性,大部分患者可长达数十年计没有症状。若没有接受治疗,约15%至40%的患者长远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不少患者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时才求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肝癌长期位列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每年夺去逾1400条宝贵生命。乙肝正是香港肝癌的主要元凶,约八成肝癌新症患者患有慢性乙肝。

政府高度重视肝炎及肝癌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卫生署积极推动多项防控行动,除了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亦透过多渠道向市民提供健康教育,包括讲座、流动展览、由非政府组织(包括亚洲肝炎会、香港乙肝基金会、香港肝寿基金及香港肝脏移植协康会等)举办社区公众教育活动,特别鼓励较高风险人士及早接受筛查,实践「早筛查、早发现、早医治」。

若确诊感染乙肝,应尽早接受医疗跟进,遵从医生指示治理,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并定期覆诊监察肝脏情况。

防控策略

经过政府30多年来的推动和努力,香港乙肝感染率已大幅降低。

香港于1970年代的乙肝感染率高逾10%,自1980年代起,政府采取多项有效免费预防措施,包括为所有孕妇进行乙肝筛查、为患有乙肝的孕妇所生的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自1988年起为所有新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近年增设向患有乙肝且病毒量高的孕妇提供抗病毒药物,以及为母亲是乙肝患者的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安排血清测试。

现时,35岁以下年龄组别的乙肝感染率已少于1%,香港正迈向「无乙肝新一代」的目标。

政府在2018年成立预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督导委员会,就预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整体政策、具体策略和资源运用提供意见。督导委员会于2020年10月制定《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并已全面推行多项新措施。

政府会继续密切关注本地及国际的乙肝情况并强化防控策略,计划今年内公布《2025-2030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制订措施以进一步减轻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负担。

另外,二○二四年《施政报告》提出在社区推行以风险为本的乙肝筛查,及早识别在社区的患者,并提供持续管理,以防治肝癌。基层医疗署正研究相关安排,详情将适时公布。

乙肝可防可控

乙肝虽普遍,却可防可控可治。

在世界肝炎日之际,请问问自己:「廿分之一,会是我吗?」

属于高风险群组人士(不曾接种疫苗人士、家庭成员或性伴侣为慢性乙肝患者、有肝病或肝癌等家族史),请踏出关键一步,接受乙肝测试,并采取适切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掌握健康主动权。

了解更多乙肝资讯,请浏览卫生署控制病毒性肝炎办公室网页 www.hepatitis.gov.hk

DH WeChat_Banner for Newspaper Placement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日活动(香港赛区)举行 周霁出席
“你好!大熊猫”主题艺术展在港举办
许正中:熊猫化身“文化使者”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刷新单日破亿最快纪录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