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推广署积极招商引资,协助海外和内地企业落户香港。有日本生活杂货店在铜锣湾开设首间海外分店,每日吸引大批市民排队选购商品。
杂货店的香港代理公司创办人罗盛昌指,集团期望引进日本好的品牌,并将商品价格定在与日本售价相近的水平。得益于香港与日本距离较近,公司得以透过控制物流成本,维持较低定价。

罗盛昌对香港经济前景审慎乐观,表示会视乎营业情况,决定是否再开分店。他期望藉香港店打响名声,日后进军其他亚洲市场。
营商环境理想
日本文化深受港人喜爱,去年11月在铜锣湾开业的日式餐厅其门如市。餐厅中华区总经理张枭珩表示,选择在港开业是因为香港是个国际化社会,而且疫后经济复苏得非常好,这对餐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营商环境。他说,香港店开业后受到海外投资者,包括美国投资者的青睐。

张枭珩又提到首次来港,不熟悉香港法例,筹备开店期间得到投资推广署多番协助,包括员工签证、店内使用炭火安排等。
有内地餐饮集团也看中香港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来港拓展业务,一年内陆续开设七间分店,今年5月更成功上市。

集团副总裁陶冶形容香港市场挑战和机遇并存。虽然越来越多内地品牌来港发展,令市场竞争激烈,但他认为有竞争才可保持行业活力,而且香港线下经济旺盛,香港整体收入水平、营商环境等都非常好。
集团期望以香港作为跳板,发展海外业务,将来在新加坡、曼谷等地开店。
本地需求庞大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不减退,本地零售餐饮业面临挑战,但有本地创业家却认为,香港700多万人的日常消费足以形成庞大需求,商户要配合时代转型。

谭诺文开设的夏威夷鱼生饭餐厅进驻启德后,受惠于多项盛事相继举行,人流可观。餐厅更看准消费者饮食习惯改变推出迷你餐,迎合上班族喜好。
谭诺文指,业界应积极推陈出新,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或服务,吸引大众留港消费。
投资推广署今年首六个月协助逾50间旅游和款待行业的公司在港开业或拓展业务。这些企业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内地、美国、泰国、意大利等,为香港带来逾15亿元资本,并提供超过2,000个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