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纪律部队及辅助部队因应工作需要配备不同大小的无人机以及相关仪𠾖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更有效调配人力资源。其中,警务处拟于今年第四季扩大小型无人机行动调配先导计划的试行范围至长洲分区和中环警区。
邓炳强今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回答陈月明议员的提问时指,侦查罪案方面,警务处、海关和入境事务处运用无人机配合高解像度镜头,于罪案现场尤其是野外和海上录影,协助调查搜证。
治安巡逻及预防罪案方面,警务处5月正式推行小型无人机行动调配先导计划,在边界警区和西九龙总区使用无人机执行巡逻任务,通过智慧规划飞行路径,实现自动巡防作业;西九龙总区则透过调配无人机执行高空巡逻任务,以扩大巡逻范围。
先导计划推出至今已协助警方拘捕三人、侦破四宗案件。警务处会研究优化先导计划,并扩大试行范围至长洲分区和中环警区,预计今年第四季推行。
警务处现时也有就特定行动使用无人机,包括在乡郊地区运用小型无人机进行反爆窃巡逻。如侦测到其他违法行为,例如非法倾倒废物活动,会转介相关部门跟进。
维持公共安全秩序及人群交通管理方面,警务处于各项大型活动中以无人机监控人群及交通流向,通过实时影像迅速辨识安全隐患,又引入可长时间悬停的无人机系统,用于照明及广播,向市民发送安全提示。
救援方面,警务处、消防处和民众安全服务队的无人机能快速抵达现场,克服悬崖、深山等险峻环境,协助搜索失踪人士及监察救援过程,确保现场安全。此外,无人机可就倒塌及扭曲变形的瓦砾拍摄高清影像并制作三维模型,协助地面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及部署救援行动,更可透过投掷系统空投维生物资给受困者。
灭火方面,消防处利用配备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在空中以多角度监察火场温度变化,协助现场指挥人员制订灭火策略、规划进出路线,从而提升灭火救援行动效率及人员安全。
至于监狱及羁留设施管理,惩教署、入境处运用无人机技术协助巡查保安设施,包括检测围栏的耗损情况及建筑物屋顶的异常物件,并协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应变,加强设施保安。
邓炳强补充,各纪律部队和辅助部队会严格控制和监管执行任务的过程,确保无人机操作安全,并符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各部队也会严格遵守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发出的《闭路电视监察及使用航拍机指引》,包括制订内部守则规管部队的飞行任务,妥善处理收集到的影像,并小心策划飞行路线,以避免不必要地飞近公众及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