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锦良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繁体版在港出版发行,这三部著作不仅在文字上适应香港市民的阅读习惯,便于普及,更重要的是丰富了香港市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和认知,对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尤其是香港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香港教联会在新书发布会上亦获赠此套新书,反映香港社会对教育界的期待与激励。
三部著作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在此,笔者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心得感受。
指引香港教育创新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熔古铸今、汇通中外,是在科学处理变和不变、传承和发展、守正和创新等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与教育密切相关。仔细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将其运用于香港教育实践,有利于国民教育的向前推进和创新发展。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古代与现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传承赓续,以及呈现的特点,都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突破与理论创新,高屋建瓴,运用于国民教育实践,通过系统学习应用,有益于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影响深远,不乏当代文明的源头。国家七十多年建设发展,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以及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都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探索与奋斗精神。这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增强国民身份认同
坚定文化自信正是中国走向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软实力。香港青少年培育起文化自信,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珍惜稳定繁荣局面,将自己未来与国家、民族命运融合到一起。所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持久的凝聚力量。
国民教育的主旨,是通过教与学的实践,使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演进发展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了解基本国情和最新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推动国民教育,加入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些重要元素,诸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等,将更好地推动国民教育发展。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