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筑起金融防线 全方位守护市民财产安全-紫荆网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筑起金融防线 全方位守护市民财产安全

日期:2025-07-17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随著金融科技迅猛发展,金融服务日趋便捷,但诈骗手法亦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根据香港警方数据,2025 年首四个月,本港骗案宗数按年上升 9%,虽损失金额下跌三成,显示市民警觉性有所提升,但整体风险仍不容忽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作为本地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之一,积极采用先进科技与数据分析,构建多层防诈网络,全面保障客户资产安全。

凭借在防诈领域的卓越表现,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屡获殊荣,包括在警务处“2025 杰出银行员工嘉许典礼”中荣获“反洗黑钱卓越表现大奖”、“防骗宣传及教育大奖”及“合规科技应用大奖”;早前在“2024 杰出银行员工嘉许典礼”亦夺得“防骗表现飞跃奖”、“高效配合警方骗案应变小队大奖”、“杰出银行员工奖”及“合规科技应用大奖”。此外,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更在“好市民奖 2022暨 50 周年颁奖礼”成为唯一获奖银行,荣膺“好机构奖”,成绩斐然。这些成就除了反映全行上下齐心抗击金融犯罪的决心外,中国工商银行(亚洲)防范金融犯罪部的贡献尤为关键。让我们走近几位防诈专家,了解他们如何拦截骗案,守护市民财产。

前胆报防 打造新世代智能防骗反诈布局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高级业务总监兼防范金融犯罪部总经理麦永贤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的防诈策略以‘前、中、后’三重布防为核心。前端防线方面,银行透过多元化宣传渠道及社区教育,提升公众对诈骗手法的认知;同时,内部持续为前线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并与警方保持紧密联系,共享可疑交易情报,促进跨行协作。中段防线则聚焦科技应用,结合大数据分析、合规科技及 AI 演算法,例如网络关联分析、异常交易模式侦测,以及非传统数据如数码足迹的监测,及早识别潜在风险帐户及不寻常行为。后段防线工作则集中于事后调查与应变,包括与执法部门联手追查个案、冻结傀儡帐户资金流向,并透过系统化监控优化防诈模型的精准度,力求让诈骗无所遁形。”麦永贤介绍道。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的自动化拦截系统能在发现高风险特征时,即时标示并阻截异常交易,例如频繁转帐或高龄客户突然进行大额交易。近期有骗徒利用假慈善捐款测试帐户是否被冻结,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已将此手法纳入监控演算法,成功拦截多宗可疑交易。据银行内部数据,近月月度涉及诈骗的客户个案仅录得个位数,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主动防诈与科技应用的结合,未来将继续积极配合金管局最新推出的五项打击诈骗措施,与业界携手抗诈。

为捍卫香港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防骗反诈工作至关重要,亦是保障香港金融稳定的重要一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定期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警方及其他金融机构举行联席会议,分享最新诈骗趋势与防范经验。例如,近期参与了金管局及香港警务处主导的跨行业防诈情报共享平台试点计划,通过整合各银行数据,加快识别可疑交易模式。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亦接连受到香港金管局和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的邀请,出席“防范诈骗及与诈骗相关的洗钱活动分享会”和“反洗钱人工智能技术分享会”,详细介绍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在防范涉诈骗傀儡帐户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并分享保护受害者的有效策略。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与国际金融犯罪防范组织交流,引入全球最佳实践,提升本地防诈能力。未来,将继续配合官方最新推出各项打击诈骗措施,与业界携手抗诈,确保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健与安全。

社区前线 防诈教育领航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深知防诈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走入社区,与警方及地区组织合作,举办防骗讲座、摊位活动及互动体验,帮助市民认识新型骗案手法。2024 年至今,已深入社区进行超过 15 场防骗反诈宣传活动,惠及超过3,000 名基层市民。一名 70 岁的婆婆参加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的防骗讲座后,数天内接到冒充孙儿的电话,声称急需用钱。她即时想起讲座中提及的诈骗特征,果断报警,成功避免数十万元的损失。这类真实案例让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更坚信,防诈教育必须贴近市民生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黄子良分享:“许多市民尤其是长者,对虚拟投资骗局或假网购平台等新兴骗案仍缺乏警觉。银行透过生活化案例、互动问答及短片展示,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并鼓励市民在怀疑受骗时主动向银行或警方求助。另一个感人故事发生在九龙一场社区活动中。一位中年妇女在我们的摊位上分享,她曾差点将积蓄转至一个‘保证高回报’的虚拟货币平台,幸好在转帐前想起我们讲座中分享的案例,及时联络银行核查,保住毕生积蓄。那一刻,我感受到我们的努力真的改变了人生。”

技术与洞察 智能识诈系统的结晶

防诈科技的核心在于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精准预警,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开发了一套结合 AI 模型与实时交易行为分析的智能识诈系统。当客户突然出现异常行为,例如凌晨向高风险地区转帐大额款项,系统会即时计算风险分数,并在必要时触发预警,通知专员介入。这套系统不仅能即时监控,还会定期回顾已发生的骗案数据,进行模式分析,持续优化侦测规则。若然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发现某些骗徒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多笔小额转帐以规避监控。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亦会随即调整系统参数,将这类模式列入高风险清单,通过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及策略,成功拦截多宗潜在诈骗的转款交易。

林纯青解释:“系统的成功并非单靠演算法,而是人脑洞察与机器逻辑的结合。有一次,系统标示了一宗看似正常的交易,但专员凭经验发现该帐户的数码足迹与客户过往行为不符,经调查确认为傀儡帐户。这证明科技与专业判断相辅相成,才能打造滴水不漏的防线。”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刘雨晨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