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刘雨桐)7月14日香港报道:香港新质生产力论坛之二——“香港供应链服务破局关税战”论坛今日在香港举行,特邀中国6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中国贸促会香港代表处以及11个香港行业商协会任支持机构。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二级巡视员阎永青、全国人大代表林至颖、立法会议员易志明、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兼海运及港口发展专员陈婉雯、投资推广署总裁王国藩、CAGA & HKEC主席石柱等官员、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香港香港供应链服务优势,在关税战背景下积极赋能香港和中国内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AGA & HKEC主席石柱致辞表示,美国赢不了由其单边发起的这一轮关税战。关税战、贸易战不会有绝对的赢家。希望美国能尽快纠正错误的做法,如果中美采取建设性态度,不仅能直接降低两国企业贸易成本、释放市场活力,还将为全球投资者注入信心,缓解供应链重构的阵痛,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稳定性支撑。
香港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优势突出,是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石柱建议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供应链管理中心或国际总部,或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利用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提供更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香港的商协会和企业要多与内地的商协会和企业开展合作,香港与内地绑得越紧,开展国际合作越有底气和力量。无论是面对国际经贸摩擦,还是为了拓展国际合作,香港与内地都应该双向奔赴,开展更紧密的互利合作。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兼海运及港口发展专员陈婉雯从五方面分享香港物流业应对美国关税的主要策略:一是开拓新兴市场;二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作,共同开拓新货源;三是豁免部分货物的出入口许可证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转货物;四是深化与国际港口和船舶合作;五是扩大航运及航空网络。
投资推广署总裁(运输及物流/工业)王国藩表示,保护主义与地缘政治风险加速供应链重组,跨国企业将产业链向"全球南方",内地企业亦加速"走出去",两者均迫切需要香港的国际化专业服务的支持。
中银香港环球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刘超指出,香港发展大宗商品市场是使命所系、发展所需,既可以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借助“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市场定价权与话语权、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战略需要;也是进一步支撑香港全球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香港引领全球绿色转型的积极助力。
物流与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特殊项目总监、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国际贸易与供应链委员会主席伦婉霞对“港口社区系统(PCS)”进行了介绍:PCS具有四大核心功能,包括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供应链协作;提升物流透明度与可靠性;推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以及促进贸易便利化与数字化转型。

据悉,“香港新质生产力论坛”系列专业研讨活动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CAGA)和香港经济智库(HKEC)主办,目的是针对香港经济、金融、产业和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组织政界、学界和业界专家进行求真务实的研讨,希望通过推动各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香港经济和产业转型找出有创新、可操作的解决方案。“香港新质生产力论坛”之一于今年5月20日成功举行,主题是“建设世界一流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