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博弈,科学是关键,数学等基础科学更是竞争的基石。被誉为“数学皇帝”的丘成桐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年轻数学本科生已经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平,未来5年,将有许多新一代顶尖数学家脱颖而出,10年内,本土年轻学者有望获得有“数学诺奖”美誉的菲尔兹奖。
几何人生人生几何,2009年,清华大学特聘国际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创办数学科学中心并担任主任,时光荏苒,至今已然过去16年。在清华园静斋,现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信心满满地对大公报记者说:“求真书院有雄心踏出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培养起数学界新一代的领导者,助力中国崛起!”
静斋是清华老建筑之一,这座古朴的三层小楼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是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而静斋得名于中国传统典籍《大学》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一句。清华八斋的命名背后都有着深刻隽永的文化渊源。采访于静斋丘先生办公室旁的会客室进行,室中悬挂着著名作家贾平凹手书的“高山仰止”横幅,侧面则有求真书院学生书写的“求真”楷书作品。
毋须高考 破常规选拔肯吃苦少年
“我能在清华大学替中国做事,能够全职回国开启新的人生阶段,是因为总书记大力的支持。我很感激国家对我的赏识,让我能够发挥我的所长。”丘成桐清晰并真诚地传达自己的期望,能够替中国培养一批好的人才,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为中国数学的未来筑成一个重要的基础,让中国数学在世界科技最前沿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他的梦想。
2021年3月,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成立,丘成桐任院长。2022年春天,他全职回国任教,将全部身心和精力投入求真学院的学生培养工作。这项由清华大学推出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不超过100个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高中生和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毋须高考,入学后直接接受为期八年的本硕博衔接培养。
2022年起,丘成桐还花费很多心血在各地中学设立少年班,选拔并培养热爱基础科学的中学生,要把这些有天分、肯吃苦的少年培养起来。他表示,目前这些十来岁就读于各地少年班的孩子们,即便放眼全球都是十分少见。“不下功夫将他们培养起来的话,对不起国家。他们有希望成为中国未来学术界的领导者,我们要重点将他们培养好。”
“一个好的苗子,放任自流,肯定长不好。我们一定要引进顶尖的学者来培养他们,无私地给予帮助。我们遇到很多不同的挑战,包括现有体系的限制,家长超出实际的期盼,以及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带来的误解。我希望我们能够顺利地将这批好苗子培养起来。只要有这个机会,我们就会尽全力去做。”丘成桐犀利且坦率,还透着几分可爱地说。他希望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能够整体获得提升,在国际上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更具体而言,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够在203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有所表现。
须猛进 中国仅两人获过国际数学大奖
2002年,在丘成桐和他的导师陈省身力促之下,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这一数学界奥林匹克级别的盛会,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参加,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家和顶尖人才近五千人与会。2002年在北京召开时,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亲自为获奖者颁奖。“可以说,各国数学家都希望在大会上一展所长,就像运动员期盼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希望在大会上将自己最重要的学问向同行展示。这个大会将颁发国际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菲尔兹奖,以奖励40岁以下的数学家。此外,还有高斯奖、算盘奖,及以陈省身命名的陈省身奖,后者被视为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无年龄限制。”
冀2030国际数学家大会回到中国
“(中国)到目前为止,除了我的老师陈省身和我之外,还没有人捧得过数学界的国际大奖。我希望能够改变鲜有中国人获大奖这个情况。”丘成桐坦言,中国的年轻数学本科生已经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平,未来5年,将有许多新一代顶尖数学家脱颖而出,如果能够成功申请由北京主办2030年大会,届时将有一批中国学者登上世界学术舞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对于数学家而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是极大的荣誉。他认为,2030年,中国人有望拿到陈省身奖。而求真书院学生也将成长起来,有机会在大会上做重要报告。而到2034年,他相信本土培养起来的这一批年轻学者,有望获得菲尔兹奖,彻底改变中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