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陈月明今日在C15+与特首会面时提出“教育+文旅”双引擎策略,力促北部都会区优先发展国际教育枢纽及跨境文体旅地标,强调须以“破茧成蝶”精神提速规划,把握百年变局下香港教育产业机遇。
国际教育城:蝶形地块扩容释放产业潜力
陈月明表示,香港拥有5所全球百强大学的优势未充分发挥:“教育是家长最肯投资的产业,打鼓岭大学城正是关键抓手。”她展示规划图详述优势:
1、战略定位:特首预留40公顷蝶形用地,深圳河支流贯穿形成天然学术绿洲
2、升级契机: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提出“大学城可以进一步扩大,整体可不止90公顷”,亦可带动周边商住及产业园区的发展。
3、全链布局:大学城优先发展,除专上教育外,也应发展国际中小学及寄宿学校,“北都足够空间打造一条龙教育枢纽”
“教育局局长周一考察时确认土地平坦、河谷环境优越,现正养草护土。”陈月明强调,大学城位处优先发展区,须加快落实“大湾区牛津剑桥”蓝图。
文体旅创新:跨境缆车打通沙头角动脉
针对东部“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陈月明直指现行规划欠缺产业思维:“跨境生态走廊是黄金资源,可参考昂坪缆车成功经验——既解决交通瓶颈,年客流量更破百万人次。”
她提出具体方案:
1、缆车系统:串联香园围口岸与沙头角,配合沙头角开放计划加强通达性和接驳文化古迹群;
2、地标赋能: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的缆车和文旅路线,打造北都地标和旅游新路线;
3、平衡开发:借镜大屿山开发昂坪和迪士尼的经验,在经济与生态保护间取得平衡。陈月明透露,正协调测量师学会及旅游发展局启动可行性研究,目标稍后可以向公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