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7月1日至6日,由中国教育交流(港澳)中心主办、紫荆杂志社协办、乐山市委市政府支持的“游学神州”香港中学生四川历史文化研学团成功举办。约100名香港东华三院所属中学学生和老师代表前往四川研学交流,共同领略天府瑰宝的壮丽山河和历史文脉。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杨凌,中国教育交流(港澳)中心主任郑跃,紫荆杂志社副社长黄晓华,乐山市副市长廖沂,四川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王拉沙主任等出席研学团开营仪式,见证川港青年以自然为课本、以文化为脉络的深度对话。


武韵非遗,匠心传承
研学团研学期间参观大佛禅院武术基地,瞻仰“峨眉武术宗祠”供奉白猿祖师司徒玄空(创“峨眉通臂拳”)、白云禅师(创“十二庄功”)等历代宗师,通过兵器、拳谱近距离感受三千年传承脉络。同学们“以武悟禅,身心双修”,不仅习得了峨眉拳法的刚柔之道,还通过禅武融合的独特氛围,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

山灵野趣,石语地质
在自然生态猴区,同学们一起参与藏酋猴社会行为观察课,沉浸式体验“生态共生”。进入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同学们被层层叠叠的茶园与交错共生的原始森林所吸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生态画卷,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的深远意义。



佛韵禅宗,天府概览
来到乐山大佛脚下,“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奇观在此刻具象化。让同学们与古人的喟叹产生了共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立于岷江、青衣江与大渡河三江交汇处,乐山大佛以71米的巍峨之姿嵌入凌云山壁。初见时,远眺江面,大佛如一座山峦拔地而起,与山体浑然一体。乘船游江时,视野豁然开朗:大佛双目微垂,双手抚膝,慈悲之态穿透千年风雨,而船行至佛脚处短暂停留,仰首间顿感人之渺小,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了敬畏之情。
踏入四川省博物馆宏伟的大门,同学们仿佛开启了一部厚重的巴蜀史书。东华三院李润田纪念中学黄同学感叹:这里不仅是文物的陈列馆,更是时空的折叠点,让同学们得以与数千年前的辉煌文明进行一场无声而震撼的对话。四川的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最生动的注脚。独特的三星堆金沙文化、繁荣的汉文化、绚丽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丝路文化,都在这里交融共生,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图谱。这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更直观、更深切的理解。

熊猫家园,古蜀文明
踏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同学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毛茸茸的童话世界,但这里上演的,绝不仅仅是可爱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奇迹、物种保护与生态责任的恢弘史诗。东华三院李润田纪念中学李同学表示:这次旅程,是一次充满惊喜的科普课堂,更是一场触动心灵的生态启蒙。

随团老师向主办机构表示:从峨眉金顶的云海到三江汇流的壮阔,香港学子带走的不仅是研学手册里的地质笔记、茶禅手作,更是对四川历史文化的认同。本次活动,充分响应了国家“港澳青少年内地研学”的号召,搭建起四川与香港文化交流的桥梁,加强了川港两地的合作,助力培养“知国情、爱祖国、担使命”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