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由民政事务总署主办的“观塘社区协康关爱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嘉年华”于7月6日在观塘社区中心礼堂隆重举行。活动现场洋溢著喜庆氛围,前观塘区议会主席陈振彬、立法会议员邓家彪等嘉宾亲临主礼,与市民共同分享回归喜悦。此次嘉年华旨在凝聚社区力量,传递关爱精神,而其中由香港保定海外联谊会精心打造的捏面人非遗摊位,更成为全场焦点,引得赞叹连连。

在嘉年华热闹的海洋中,香港保定海外联谊会的捏麺人摊位前人头攒动,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白发长者眼中泛起怀旧的光彩,兴奋地向孙辈讲述童年记忆;稚嫩孩童则踮起脚尖,目不转睛,惊叹于小小麺团幻化出的神奇世界。许多家庭更是全家上阵,亲手体验,揉捏搓撚间欢声笑语不断。参与家庭纷纷感慨活动寓教于乐、意义非凡。

一位年轻母亲动情表示:“孩子第一次知道麺团能变出孙悟空和熊猫。这种传统文化体验比电子产品更让他著迷!”另一位白发伯伯不停地拍照,说:“几十年没见这门手艺了,今天亲眼见到这么多形态各异、古今中外的人物造型麺人,一定要拍下来分享给家人!”

“捏面人”又称麺塑,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在香港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者运用揉、搓、挤、掀等精湛技法,将看似平凡的麺团赋予生命。彩色的面团在巧手下瞬息万变——憨态可掬的生肖动物、威风凛凛的传统武将、叱咤风云的哪吒渐次成型。这指尖上的艺术,材料虽简,却蕴含极高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文化韵味,承载著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

香港保定海外联谊会此次受邀参与,旨在以嘉年华为亲民窗口,让捏麺人这项拥有深厚历史的非遗艺术深入香港社区,通过“手把手”的互动教学,成功点燃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活动现场,一位老奶奶亲手制作卡通造型麺人感慨:“我要把‘熊猫’麺人带去英国,送给在那读书的孙女当回归纪念礼物。小小面团竟串起了亲情,更连起文化认同。”这种寓教于乐、扎根社区的创新实践,不仅使濒临式微的古老技艺重焕生机,更赢得市民广泛共鸣与嘉宾高度评价。
小小面团,塑出万千世界;代代相传,凝结民族智慧。捏麺人摊位在嘉年华的成功,印证了传统非遗在创新表达下跨越时空的魅力。当孩童高举面塑作品的笑靥与长者欣慰的目光交汇,一条承载文化记忆的情感纽带已悄然织就,不仅为回归庆典增添浓郁馨香,更在社区播下文化薪火相传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