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IPO全球第一 股楼再现生机-紫荆网

蔡志忠:IPO全球第一 股楼再现生机

日期:2025-07-05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蔡志忠

有读者问:“蔡生,你单凭今年有5名哈佛生转来香港读书,以及近期蓝筹地产股大升4成,就认定香港经济已经走出谷底,开始稳步向好,未免过于武断吧?”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有些激进的网民更是经常批评笔者盲目唱好香港。既然有读者指出我的不是,所讲的只是片面之词,那么就让笔者进一步来解释清楚。

5名哈佛生选择转校来港读书,难道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转校事件吗?当然不是,哈佛大学是国际顶尖大学,世界排名长期在三甲之内,是全球各地学子梦寐以求想进入的著名学府,以往只有香港学生想去哈佛读书,哪有哈佛学生转过来香港上学的?今次转校事件当然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在告诉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认知,今天欧美国家纷乱的局面,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冲击,经济上也受到牵连,现在连教育也遭受严重影响。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国学生的敌视态度,简直让人心寒。也正因如此,成就了一个东方教育枢纽的诞生,香港的外地留学生高达7.9万人,相比以往倍数增加,亚洲教育中心枢纽的形成,不但能够培养卓越人才,也为香港带来无限商机。

亚洲教育中心枢纽形成

至于提到地产股上升4成,网友指是股票市场的炒作行为,有升就会有跌,并不是楼市上升4成,不要得意忘形。网友形容我过于乐观看好,楼市仍会大跌,笔者最终将自食其果。说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个别股票在低位回升几成,不是楼价上升几成,不能相提并论。我同意,我也没有说楼市会上升几成,我只是强调当金融稳步向好,楼市就危中有机,甚至能够止跌回稳。至今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估计下半年楼市会有3%的回升。龙头地产股两三个月间上升4成,当然是利好的讯号,股楼的关系被称为“孖公仔”,一般情况下,股市先行,楼市就会随后,起码有一些人在股市赚了钱,就有可能投资买楼,购买力就可大大增强,这样对楼市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股市从去年低位16,000点左右开始整固后,反复上升到今天大约24,000点,光是今年上半年也已升了两成多,而每日成交金额平均达到2423亿元左右,毫无疑问,股市量价齐升,金融市场一片兴旺;可是楼市方面却好坏参半,住宅楼价指数连跌多周后开始止跌回升,上月份(6月)整体交投量达到7275宗,创出今年新高,其中新楼巿场成交十分畅旺,全年交投量有望突破2万宗,二手市场用家亦加快速度入市,笋盘已消化得七七八八。然而,工商舖及投资市场仍然比较严峻,虽然游客有所增加,可是消费模式的转变,令饮食和零售店舖仍然录到“关闭潮”。而供过于求的写字楼巿场,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来填满空置单位等等。近日彭博一则新闻,主要是描述香港有11家上市中小型地产财团负债达1730亿元,其中在1年内需要偿还的贷款460亿元出现风险,也有中型地产商166亿元的债务到期出现违约。相信这些财团负债主要来自于商业借贷,然而此等消息无疑对楼市造成负面影响,与开始复苏的住宅市场情况背道而驰。

金融中心地位巩固 看好香港未来

那么如何从经济角度看后市?这边厢,股市正在蓬勃发展,亚洲教育中心枢纽形成,各类人才不断涌入;那边厢,住宅市场乐观,商业板块严峻,楼市乍暖还寒,危中有机。笔者为什么看好香港未来?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升。记住一点,香港只是弹丸之地,只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长期在三甲之内(偶尔跌至第四也无妨),香港就会有美好的未来。从著名投行专家罗奇“香港玩完”言论的转轪,到“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谬论的破灭,都在证明唱衰香港的笑话和无知。

今年上半年,香港IPO 市场突飞猛进,集资总额达 107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倍,跃居全球IPO市场第一位;美国纳斯达克上半年的IPO集资额约为713亿港元,排名全球第二。香港IPO市场的繁荣景象,关键在于既懂得把握自身优势,又善用国家惠港政策。去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为“A+H”模式扫清制度障碍。从科技与消费行业的崛起到国际资本的回流,都显示香港正以多重优势吸引全球资本流入。罗兵咸永道预测,今年香港IPO集资额可达2000至2200亿元,有望超越纽约重夺IPO 集资额全球第一名。

(本文作者系山西省港区政协常委及召集人、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周默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