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50处公共设施现四大不足-紫荆网

南区50处公共设施现四大不足

日期:2025-07-04 来源:地区报《港纸》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人口老化加剧,无障碍设施需求迫切。民建联南区支部联同立法会议员陈学锋,今年3月至5月实地调查南区50处公共设施,发现四大不足地方,促政府尽快改善,落实“无障碍=无阻碍”的平等出行权。

警示线剥落、引路带断裂

影响视障人士出行

据调查显示,无障碍标示缺失为最大不足,占44%。报告指出,如田湾邨楼梯警示线因长期未检修而模糊脱落,增加长者绊倒风险;鸭脷洲风之塔公园闸门出入口缺乏触觉引路带,致视障者进出面临困难。

南区区议员李嘉盈建议:“应对现有触觉引导路径实施每季度清洁,并添加反光条以提升夜间能见度,降低事故风险;使用高防滑材料重新铺设路径,并将其延伸至主要路线,与南区无障碍交通网络整合,打造全面的无障碍系统。”

斜道超标、的士站狭窄待优化

行人通道与斜道安全性为第二大不足,占30%。特别提及石排湾一处斜道坡度达1:8,超出安全标准1:12,雨季易使行人滑倒。而街道树根顶起地砖的问题使轮椅通行受阻,增加了通行的危险性;另有商场为商业发展而封闭无障碍通道,迫使“轮椅族”绕行危险路段。

交通接驳优化问题为第三大不足,占18%。包括区内部分巴士站接驳处缺斜道及扶手、的士站不足3米×4米安全空间,乘客需冒险在行车道上下车。

南区区议员张伟楠建议﹕“应加装可拆卸斜道,以改善通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并重新规划的士区,增设无障碍过路灯和优先停靠位,以保障所有乘客的安全和便利。或考虑引入“斜板式”的士车款便利轮椅使用者进出,减少上下车的困难,进而提升整体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最后报告提及,升降机有待增加供应及改善维护。例如,田湾邨行人天桥急需加装电梯,以节省长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绕行或攀爬楼梯的时间;石排湾升降机故障频繁,当局应加强维护。

来源:地区报《港纸》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郭孟琦 校对:孙艺宁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