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今日(五月二十七日)联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副局长何启明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举行记者会,公布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落实推行的措施。以下是记者会的答问内容:
记者:想请问各项措施有没有一些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如何评估一些政策的成效?会否可能相隔半年又会再有评估?同时亦想问政府预计银发经济对于本地GDP的贡献比例是多少?有没有一个目标?以及也想问劳福局方面推出的一些再就业计划课程,限额是多少和目标可以招募多少学员?谢谢。
政务司副司长:我回答开首几条问题,再就业计划名额方面请何副局长回答。
首先是KPI(关键绩效指标),政府的一些措施,如果我们定下一个KPI,是要在我们的投入有一定影响、可以影响到出来的结果,即我们的入超和出超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关系,定一个KPI就会比较容易。但今次大家刚才听到我们的措施,很多是政府定出一个大方向和一些措施,推行方面很多时要与外间很多机构、团体一起做。刚才我们介绍的30个措施,涉及业界和团体就有20多个。这样我们很难定一个硬指标,即我们希望得到甚么经济效益。但我也想说说,我们如何去衡量这些措施的成效。我们看看现时的银色消费情况是怎样。就银发经济,国际上普遍只看银色消费,因为这比较容易掌握到数据,并不包括出口、贸易、投资等。
香港的银色消费,据政府经济顾问办公室的估算,在二○二四年60岁或以上长者的消费开支大约是3,420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即你刚才所问的GDP,大概是11%。经济顾问估计在十年后到二○三四年,这方面的消费可以达到4,960亿元。这是在我们推行这些政策措施前的估算。我们很难定一个指标,但如果纯粹看数字,就算每年有5%的增长,其实都是很可观的。譬如是二○二四年的(长者消费开支是)3,420亿元,如果有5%的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170亿元;如果有10%的增长,就会有342亿元,是一个这样的概念。
既然我们刚才说并不适合订KPI,亦很难预算对于经济增长占生产总值多少,这方面亦不能计算出来。我请何副局长回答配额的问题。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就雇员再培训局两个为后50人士专设的新课程,目前只包括饮食业和儿童住宿照顾服务行业,数量确较少。这是初期情况,我们日后会视乎报名情况按现行机制调整。另一方面,除这两个为他们专设的新课程外,后50人士亦可报读再培训局现有约700项开放予所有人士报读的课程,有兴趣报读的朋友可从中选择,谢谢。
记者:你好。首先想问,见到PowerPoint(简报)有很多页,有30项措施,但其中留意到,大部分都有一些对头团体或单位,但唯独预先包装食品是提及业界,似乎没有一个直接对头,到底是谁在该行业负责推动呢?刚才副司长提到没有KPI这回事,觉得不应该有一个硬指标,但另外一项,就是在贸发局的电商平台,现时上面关于银发的产品其实只有25项,如果没有一个KPI,亦有一些措施没有对头单位,其实会否今日说的所谓措施指定一个方向,但可能一年之后都没有推进?是否需要考虑有一个短期目标,希望措施在一年后能做到甚么水平?另外想问何副局长,见到有很多programme(计划)其实很受欢迎,刚才提到的中高龄就业、再就业津贴,但我们观乎过去两个月的失业率,50至59岁和60岁以上的组群,其实他们的失业率都有上升,而其实坊间有很多讨论都谈及经济差之余,有很多商店结业,亦有很多外劳取缔了他们本身可以有的一些基层位置,当局对于这个说法,是否需要检讨现时的外劳政策?另一方面,刚才提到会有两倍的招聘会,其实预计受惠的人数有多少?当中大概会是甚么工种,适合一些50岁或中高龄人士担任?谢谢。
政务司副司长:我回答首两条问题,但首两条问题,我不知道商经局会否有补充,之后再由何副局长回答另外两条关于劳工的问题。
你提到预制食品方面没有对头,其实不是,因为我们不是对单一的公司。大家看到,例如饮食业界,推出适合长者的菜品,我们都是写「饮食业界」,饮食业界有好几个组织,我们不会逐个列出,有些比较活跃,有些则不太活跃。我们会联络相关业界,例如工总(香港工业总会)、厂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其实跟业界都很熟悉,他们一定会参与。关于你提到的预先包装就是这一点。
刚才你提到贸发局(香港贸易发展局)有甚么短期目标,其实不只是贸发局,我们有30项措施,如何去监察这些措施的进度呢?除了恒常监察,我们会跟各个有关机构一起推行,结果如何,当然我们会掌握到,届时会有一些数据。我们亦会检视,例如在二○二六年,会否适合就我们推出的某些措施、项目进行消费调查,如果资源容许的话,甚至进行一些统计,我们都会很积极考虑。接下来看看商经局有没有补充。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关于对口单位方面,例如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将会协助与食物生产商研究冷冻(预先包装)食品的生产,但正如刚才政务司副司长提及,由于对口单位众多,不会逐一胪列。社联是我们其中一个对口单位,协助与食物制造商研究生产包装食品。立法会与饮食界相关的议员亦协助联络饮食业界,就这方面进行研究工作,包括市场商机。现时部分大型连锁快餐店亦有提供为银发族而设的餐饮,它们富有制作冷冻(预先包装)食品的经验,当它们看到市场商机时,我相信很自然会推出相关产品。
关于贸发局电商平台的银发产品,我们正鼓励银发产业在医护、日常用品等各方面推出产品。当出现相关需求和产品时,贸发局会把这些产品在平台上架。电商产品其实不止放眼香港,亦为商家创造商业契机,打入内地市场,这与特区政府现时推行电商贸易很有关系。我有信心产品数目会一直增加,我们会密切留意发展情况。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就劳动力方面,中高龄人士就业情况有其特征,他们或许因年纪较大,未必能应付长时间工作,因此较多希望从事短期或俗称「炒散」工作。针对这批人士,刚才提到我们会推出涉及饮食业和儿童住宿照顾服务行业的专门课程。这些均属较短期工作,涉及岗位亦较多。另一方面,儿童住宿照顾行业属须由本地人从事的工作,现时未可透过不同地方输入劳工补充劳动力。我们希望透过这些较精细分类,帮助中高龄人士投入职场焕发第二春。
至于你刚才提到输入劳工带来的影响,当然我们明白整体人口高龄化,需以不同方法补充本地劳动力,输入劳工是其中之一,现时我们亦看到有些公司希望透过相关安排提供较稳定劳动力。我们现正检讨整体输入劳工政策,亦要求雇主聘用不同地方的输入劳工补充劳动力时,遵从劳工处的基本要求。我们会严格执法,以执行政府本地就业优先的政策。招聘会方面,我们会具灵活性,提供体力劳动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例如在安老院当保健员或从事保安等相对较简单的工作,适合年长人士重投职场焕发第二春。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中)今日(五月二十七日)联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左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右二)、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左一)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右一)举行记者会,公布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落实推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