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飘色巡游: 被赋予新生的文化传承-紫荆网

长洲飘色巡游: 被赋予新生的文化传承

日期:2025-05-27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本刊记者  李天源

五月的长洲岛,阵阵海风夹杂著香火气味,大街小巷都装扮上了传统彩旗,岛上的居民正为了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忙前忙后。5月5日上午9时左右,6岁的刘自馨已经化好完整精致的妆容,拖著装满表演服饰的行李箱,和父母一起在中环码头等待下一班开往长洲岛的轮渡,他们一家即将参与今年长洲太平清醮的飘色巡游活动。上午10时左右,中环码头就已经站满了游客,准备赶赴这场文化盛宴。

1         6岁的刘自馨摆出敦煌舞蹈的姿势
6岁的刘自馨摆出敦煌舞蹈的姿势

飘色巡游是长洲太平清醮的重头戏

“醮”是指道教的祭典活动,种类繁多,香港多地都有悠久的“打醮”历史,例如元朗山厦村、大埔泰亨及沙头角庆春约太平清醮等。而长洲太平清醮则是答谢神明庇佑和祈求合境平安、风调雨顺的一种大型祈福仪式,这也是长久以来依赖渔农业为生的长洲岛村民最为重视和期待的。2011年,长洲太平清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正式确认其传统民俗文化价值。

长洲太平清醮相传已有百年历史,来源有多种说法,但都与驱除瘟疫、祈求神灵庇佑相关。最初长洲太平清醮只包含抢包山、斋戒等道教仪式,后来慢慢在巡游中加入飘色,使得巡游内容更加丰富。

太平清醮也是长洲最多民众参与的民间宗教活动,几乎调动整个长洲岛的人力物力。离岛区区议员郭慧文是土生土长的长洲人,她表示,一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对于长洲居民来讲是一项非常庄严的活动,可以称得上是长洲岛最大的盛事之一。关于活动的演变,郭慧文说,2000年前,太平清醮的举行并没有固定的日期,而是每年农历四月,由太平清醮值理会通过掷筊的方式“询问北帝爷”,郭慧文介绍,“我们叫‘问杯’,通过‘问杯’得到‘北帝的指示’,以确定太平清醮的日子”。直至2001年,经过“问杯”,自此每年的太平清醮便正式定于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举行。郭慧文说,大部分长洲居民都会协助太平清醮的筹办,作为太平清醮的重头戏,飘色巡游更是需要早早准备。

2              巡游中的飘色小演员
巡游中的飘色小演员

飘色巡游中,长洲岛每条街的街坊会都会组织不同的表演。部分街道以飘色为主,部分街道则会安排舞狮、舞麒麟。在传统宗教仪式中,麒麟走在前端,以示祥瑞,狮子走在最后,保护整个团队的平安。巡游路线由北至南,从北社街出发,沿新兴街、大兴堤路(部份)、中学路、中兴街、大菜园路、大新后街、兴隆正街、新兴后街,再转入新兴街,最后返回北社街为终点。巡游队伍以太平山的玄天上帝神銮,即太平山北帝为先,随后便是八座于长洲各庙供奉的神像,依次是洪圣、西湾天后、大石口天后、南氹天后、北社天后、观音、关公,最后是长洲北帝。一众神銮出街绕岛游行,也有洁净社区的含义。

薪火相传的飘色巡游

5月5日中午,刘自馨的母亲汤晓彤女士急匆匆吃完午餐便开始帮女儿换表演服装、做头饰。虽然刘自馨年仅6岁,但她已经是“老戏骨”,从4岁开始参加长洲太平清醮的飘色巡游,这是她第三年作为“色芯”来演出。

“色芯”,即装扮成不同角色的飘色小演员。飘色巡游中“色芯”小演员的遴选,要动员长洲岛所有的居民,花费很长时间来“试色”。郭慧文表示,每年的飘色主题都非常有趣,贴近时事、具有香港特色。“每条街道都绞尽脑汁想一些很有创意的主题。”郭慧文说,令她印象深刻的飘色团体之一就是长洲体育会,每年都会有体育主题的飘色。

刘自馨这台飘色正是由长洲体育会飘色队制作的。飘色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长洲体育会飘色队工作室斑驳的墙面上贴著历年巡游的照片,无声讲述著技艺的传承。在工作室外的小院子里,飘色师傅正一一将几位小演员固定在色梗上。色梗是用于支撑小演员的约2米高的铁支架,上面设有小座位和脚踏板,小朋友坐稳后,飘色师傅还要将其装饰一番,让色梗上的小朋友呈现出凌空悬浮的效果。整台飘色以色柜为基座,色柜既承载色梗和色芯,也是一个流动的表演平台。

3          今年警方推出“防骗提子”主题飘色,巧妙将反诈宣传于传统民俗相结合
今年警方推出“防骗提子”主题飘色,巧妙将反诈宣传于传统民俗相结合

制作一台飘色需时约三到四个月,从主题的选择到色柜、色梗的制作及“色芯”的筛选,不能有任何疏漏,经过一连串的工序,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飘色表演。汤晓彤介绍,长洲体育会每年会推出分别为体育主题和传统文化主题的飘色,今年体育主题是支持大湾区全运会,而自己的女儿本次则参与以敦煌舞蹈为亮点的表演。

“小演员身高在100至110厘米左右,体重也要轻,大概在15公斤左右,站上飘色的时候会被绑住身体,只有双手可以活动,为了突出每台飘色的主题,小演员的身体还要被各类装饰品包住。”汤晓彤面上也露出一丝担忧,“从前小朋友站上飘色只有手动,我女儿第一次尝试在飘色中加入舞蹈动作,我每晚都担心得睡不著。”但她又宽慰到,“其实小朋友们的意志力都是很强的”。

长洲体育会是汤晓彤的外公创办的,汤晓彤的母亲和她自己在幼年时都曾担任飘色小演员,现在轮到汤晓彤的女儿接棒。“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第一次参加飘色,当年恰逢首尔奥运会,我穿著韩国服饰,当时虽然只有5岁,但已经印象深刻。”一台飘色的上、下层各有一名小朋友,因此“色芯”又按位置分为“上色芯”和“下色芯”,汤晓彤笑称自己胆子很小,只敢站在飘色的下层,“但我女儿什么都不怕,很小就敢站在上层”。

为了保证飘色小演员的安全,在巡游过程中,每台飘色周围都有很多成年人保护,有人替小演员撑著长柄遮阳伞,有人拿著电动小风扇替小朋友降温,还有人在旁边及时递水。汤晓彤也时刻盯紧女儿状态,到巡游中途的休息区时,她及时替女儿擦汗、整理服饰,递上补给的小零食和水。汤晓彤坦言,巡游的确比较辛苦,但更多的是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个文化盛宴。以前没有女儿时汤晓彤作为队员全情投入,但生了女儿后,飘色巡游对她来说有了不同的意义,她更加希望能将这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被问到假如女儿有了下一代会不会希望其继续参加飘色,汤晓彤毫不犹豫地点头:“我当然希望。”

飘色巡游让文化“飘”到海外

在从前,飘色巡游的“色芯”演员都是选择长洲岛内的小朋友,近几年,随著其他地区的市民深入认识、了解到长洲太平清醮,很多外地市民也都争取让自家小朋友扮上飘色。郭慧文说,活动筹办和协办、参与团体的人员都以长洲人为主,但近几年也有不少岛外的市民参与,跟随队伍进行拍摄,担任旗手等,更有组织机构对巡游提供赞助支持。郭慧文表示,自己作为区议员很开心见到很多外地游客喜欢这个传统节日,一齐协助这项盛事的成功举办,同时也大大带动了长洲的经济发展。郭慧文还特别提到,警方近年也以创新形式融入巡游,今年亦推出“防骗提子”主题飘色,巧妙将反诈宣传于传统民俗相结合。

飘色巡游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是反映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的载体,每台飘色的主题都体现出人们对于社会的期望和美好生活的祝愿。汤晓彤认为,这项活动对于长洲岛居民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每年佛诞全体居民都会出动,各街道居民合力一齐完成飘色的设计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街道内、不同街道之间的居民都互相包容、协作互助,这也是长洲人团结的表现。

4          每年都有自发参与飘色巡游的外国人。图为两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扛著头旗走在巡游队伍前面
每年都有自发参与飘色巡游的外国人。图为两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扛著头旗走在巡游队伍前面

巡游于下午2时开始,但路线两旁已早早围满游客,很多人携带专业的摄影器材、超长自拍杆记录盛况。郭慧文表示,今年约有4.2万人次前来观看太平清醮,人流远超长洲岛常住人口规模。不少游客都很期待每年的飘色巡游,既延续传统又充满新意。汤晓彤说,长洲居民希望外地游客能够认识长洲岛本地的文化,“飘色巡游不只是装扮表演,并不是买一件衣服装扮一下就结束,而是承载著长洲的文化和精神,通过飘色输出文化,希望为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飘色巡游也逐渐成为香港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在长洲体育会的巡游队伍中,有两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十分显眼,他们扛著头旗走在前面。汤晓彤解释道,每年都有自发参与的外国人,在巡游队伍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汤晓彤相信这也是向海内外游客展示长洲传统的契机,她提及曾有澳洲媒体前来采访,“不管采访到我们中的谁,我们都有同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将这项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近年来,飘色巡游融入多种不同主题,巡游角色从神话人物扩展至社会焦点、时政议题,并吸引海外游客参与巡游,展现跨文化共融,既保留了祈福的本意,又体现了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已经演变为一场全岛参与、影响力扩及海内外的盛典。对长洲居民而言,这场源于道教仪式的活动,强化了大家的在地认同感和集体精神,成为社会凝聚力的表现。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郭孟琦 校对:李天源 监制:姚润泽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