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后两次带团访问中东,最近的一次更创先河携内地和香港企业促成三方签署多项备忘录。先后两次随园赴中东扩商机的香港善水资本暨汇达交通主席张堃近日接受记者访问,谈香港氢能巴士在中东应用的潜力。

作为全球公共交通使用率最高的城市,香港市民超过90%的日常出行都依靠公共交通。经管香港新巴城巴士数百条路线的汇达交通,近年来氢能转型积极,加氢站及氢能巴士均已顺利投入服务,力争让香港成为世界领先的零排放交通技术中心。
张堃受访时透露,2023年首次随行政长官出访后,同年11月已经为阿联酋提供了该国首批三辆氢能巴士,试运行超过18个月。

为何在电车崛起的时代,氢能巴士在中东会有市场呢?张堃向记者科普:“氢能巴士的优势在于加氢时间与加油时间相当,续航能力非常出色。中东的夏天比香港还热,要求车辆启动后15分钟内将车内温度从40多度降到20多度。在这方面,电动巴士相对比较吃亏。
香港和内地企业拓展中东,势在必行,那么兵家必争的富饶之地,为何会选择香港的减排服务方案呢?
“一个技术或座品能在香港成功落地,证明能够符合国际最高标准。“张堃一向话概括了香港的优势,“中东国家希望引进的技术必须是国际最先进的,必须符合国际最高标准,而香港在消防、安全等各方面,都接轨国际。
这次行政长官带内地企业的安排,发挥了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张堃从三方面总结此次行程的强大后续效应。
首先是香港与中东企业的合作,为内地企业“出海”提供示范场景,“当内地企业在当地谈判时,对方提出某些条件,这个条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国际惯例?这时香港企业就能提供增值服务。”

其次,此次行程也是双向增进了解的过程。访遍海湾国家的张堃观察到,虽然中东国家与香港和内地接触不算多,但他们都知道内地制造业和工业发展迅速,而中东国家提出了不同的愿景计划,核心都是实现产业多元化,这恰恰与内地企业“走出去”寻找新市场的需求高度吻合。
第三方面,经过两次高层团访问,无疑加深了中东企业落地香港的兴趣。张堃透露,中东的主权基金基本上每隔几个月就会来香港考察,开始在香港和内地招募人才、建立投资团队。“他们认为香港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以香港作为‘桥头堡’落地后,无论是进入内地还是拓展到东南亚,香港都能提供很好的优势。”
香港、内地携手的中东出海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地区。
目光投向全球的张堃在妥访时表示,电动巴士在非常炎热和非常寒冷的地方都不太适用,相比之下,氢能巴士在全球很多地区更受欢迎,特别是中东这么炎热的地方,或是北欧等寒冷地区。
〝除了新能源巴士外,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出行和自动驾驶。”张堃展望公共出行的末来,全球公共交通和运输业都面临著人手短缺的长期问题,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成熟,将能有效缓解人力资源方面的压力。
据了解,城巴已经在科学园内运营一条无人驾驶穿梭巴士路线,这是香港首条此类路线。“如果未来政府能制定明确的开放道路无人驾驶测试政策,我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