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德邮轮码头现时营运商的租约将于2028年5月届满,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昨日邀请商业机构、非牟利团体、文创产业和体育组织及青年创业者就善用邮轮码头的空间提交意向书。政府消息人士向香港文汇报透露,日后招标时拟设KPI为营运商衡工量值,包括船只停泊量及商业区营运,并设条款要求做好交通配套,以及未达标的处理机制。善用启德邮轮码头空间,完善商业、文旅配套,不仅能提升邮轮码头竞争力,更是香港进一步提升及巩固亚洲国际邮轮枢纽地位的关键之举,特区政府应充分把握主导权,明确要求、强化监管,确保营运商尽心尽力经营,令启德邮轮码头焕发新活力,为香港旅游增添新动力。
启德邮轮码头的空间自启用以来一直未被充分利用,长期冷冷清清,不利于启德邮轮码头持续发展。启德邮轮码头空间未被善用的不理想情况是时候要扭转,需要创造、释放邮轮码头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能让宝贵的旅游、商业资源白白浪费。文体旅局这次希望透过意向书收集各界“好桥”去激活码头,并有意为有点子的项目提供租金减免以孵化青年创业家,做法值得肯定。
特区政府拟向邮轮码头营运商设定KPI、对做好交通配套等设定清晰条款,完全有必要,特区政府在邮轮码头空间的发展掌握主导权、监督权,确保未来的经营者跟足要求落实。澳门特区政府审批赌牌时,要求竞投企业提交详尽非博彩投资计划,涵盖会展、娱乐、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并以量化指标确保落实。相关模式值得香港借鉴,套用到启德邮轮码头空间的营运上。
此外,特区政府亦可要求营运商通过引入多元活动,如文创市集、音乐节、艺术展览等,确保码头在旅游淡季仍能吸引本地居民和旅客到访,避免空间闲置,以及完善零售、餐饮等设施,确保旅客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服务本地居民。位于九龙尖沙咀海港城购物区的邮轮码头,俗称海运码头,是本港一个主要的邮轮码头,海港城商场部分是本港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名店林立,兼有写字楼、酒店。启德邮轮码头空间要物尽其用,海运码头的可取经验同样值得参考。
特区政府亦需加强监督,定期评估营运商的表现,确保其履行合约条款,能够适切回应旅客、商户及公众的关注与需求,避免重蹈过去配套不足、人流稀少的覆辙。
随着旅客越来越注重地道文化、生态游和深度体验,启德邮轮码头应突破现时单一作为交通枢纽的定位,在做好码头圈的发展同时,应与周边景点、商场及社区形成联动,为旅客设计多元化的旅游路线,打造“邮轮+”深度体验,糅合文化、体育、生态、美食与购物等。例如推出“邮轮+文化”行程,结合启德体育园的盛事、九龙城的地道美食、黄大仙的传统文化等,让旅客感受香港独特的“港味”;利用香港丰富的自然资源,组织旅客前往万宜水库、地质公园等地,提供绿色旅游体验,以及与邻近商场合作,提供免费穿梭巴士,方便旅客前往观塘、旺角等购物热点,同时在码头内设立本地品牌专区,推广香港特色商品等。这样不仅能丰富旅客的体验,还能释放其消费潜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