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俄乌战事已经延宕了逾三年,双方都感到吃不消了,到了该和平解决的时候了!
特朗普曾夸下海口,称“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但至今无解。近日,特朗普向媒体表示,泽连斯基是个强硬的人,不好打交道,如果不接受调停,他就不管了。
5月8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会谈,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对乌克兰危机,中方倡导并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认为应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期待通过对话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普京高度赞赏中方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表示俄方愿不设前提条件开启和谈,希望达成公正、持久的和平协议。
5月13日,中国与巴西在北京发表关于乌克兰危机问题的联合声明,希望俄乌双方尽快开启直接对话,呼吁各方为恢复对话创造条件。中国和巴西愿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继续为解决危机作出积极努力。
5月1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这是俄乌自2022年3月以来首度面对面谈判。虽然会谈没有结果,但毕竟向前迈出了一步。
观察国际重大事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之成败,而须看大趋势。综合以上信息,中国在结束俄乌战事上的作用不可小觑。和谈越是陷入困境,越需要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
结束战事,是大势所趋
任何一场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俄乌战争打了三年,令涉事各方感到疲惫。从表面上看,这场战争是俄罗斯发起的,但大家都明白,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代理人战争。现在的情形是,代理人和幕后金主都不愿意再打下去了。
其一,美国不想打了。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欲促使双方结束战事。因为在特朗普看来,援助乌克兰耗费大量金钱,掏空了美国人的钱包,不符合美国利益。
其二,乌克兰撑不下去了。尽管泽连斯基口头上依然强硬,但他明白,失去了美国的援助,乌克兰难以支撑战争开支,三年战争已令乌克兰遍体鳞伤,就算是有欧洲军援,乌克兰的青壮年损失殆尽,兵源匮乏成了最大问题。
其三,俄罗斯疲惫不堪了。俄罗斯目前在战场上依然占不小优势,但从大局来看,此战令俄罗斯至少有以下损失:一是国际地位下降。此战暴露了俄罗斯军事上的短板,过去,人们认为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现在,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二是经济发展越来越艰难。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已沦为靠出卖资源度日的国家,若无中国这个大客户,连资源都卖不出去。结束战事,逐渐恢复正常的国际交往,才可以走出困局。
其四,欧洲“挺乌”政策的可持续性令人质疑。5月10日,欧洲四国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英国首相斯塔默,集体访问基辅,支持乌克兰继续抗击俄罗斯。这看上去给了乌克兰底气,但不能高估“欧洲力量”。二战后,欧洲在军事上一直依赖美国,现在准备“单干”,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且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反对援乌的声音不少,其“挺乌”政策的可持续性令人质疑。
中国非当事方,可平衡各方利益
既然结束战事是大势所趋,问题就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如何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无论特朗普的调停有无结果,“中国作用”必将凸显。因为,中国非当事方,可平衡各方利益。不妨从以下三个角度观察分析:
其一,看立场。俄乌战争爆发前,中俄、中乌都保持良好关系;战争爆发后,中国多次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中国一直顶著美西方压力,开展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活动;但中国有底线,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中国不偏袒任何一方。一方面,中国主张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另一方面,中国主张以对话方式解决冲突。中国一贯秉持的公正立场,决定了在俄乌战事陷入僵局时,中国可发挥关键作用。
其二,看影响力。有人认为,中国在俄乌战事中是“旁观者”,没有什么影响力。其实,这是不客观的。中国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防止战事升级。三年多来,俄罗斯政府官员多次提及核武器,但即使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本土,俄罗斯仍保持了克制,这背后有中国劝导的巨大作用。二是倡导维护国际秩序。中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呼吁各方要摒弃集团对抗的冷战思维,避免进行“为了本国安全破坏他国安全”的零和博弈,各国的领土主权和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这些主张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
其三,看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必赘述,军事实力近年来尤其亮眼,包括航母、战机、火箭、北斗导航系统快速发展。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的无人机令世界震撼;最近的印巴冲突中,中国歼-10CE实战表现突出,更是引发全球关注。中国不好战,但手握重器,可以发挥止战的作用。
中国作用,体现两大方面
中国在结束俄乌战事上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这就要看俄乌双方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先看乌克兰。乌克兰最关心的问题是:停战后的和平如何保障;如果俄罗斯不遵守协议,今后再次开战怎么办。乌克兰希望停战后,在乌克兰全境、或“缓冲区”部署北约军队。
再看俄罗斯。最关心的是“北约东扩”,如果停战后,北约继续压缩俄罗斯的安全空间怎么办;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乌克兰的领土上也不能部署北约军队,因为,北约已经是俄乌冲突的一方。
由以上两点可以推断,若要找到一个让乌克兰和俄罗斯都能接受的方案,只能组建“第三方力量”保障停战协议的执行。因此,“中国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止战维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与俄乌双方都没有瓜葛,承担维和任务,可以做到不偏不斜,而中国的军事实力所体现出的威慑力,令各方看到“第三方力量”足够强大,能够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
其二,战后重建。随著和平进程推进,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基础设施建设的实力全球第一,如果中国深度参与乌克兰战后重建,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一件好事。因为,若再次爆发冲突,也会损害中方利益,中国会更加积极地维护和平。
中国希望俄乌战事早日结束;但只有等各方都认识到强硬做法换不来和平时,才会对“中国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晰,中国发挥作用的时机才会真正到来。
在一些人看来,俄乌战事与香港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香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俄乌战事也给香港带来间接影响。比如,俄乌战事爆发后,瑞士放弃中立国地位,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瑞士银行冻结了俄罗斯资产,给瑞士银行的客户造成心理压力,部分客户把存在瑞士银行的资金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
那么,俄乌战事结束后,会给香港带来哪些影响呢?值得我们深入观察思考、提前谋划。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