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通关协作 筑牢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支撑-紫荆网

深化通关协作 筑牢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支撑

日期:2025-05-2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林晓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国家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会面,就加强香港和内地海关的执法和合作交流意见。两地的通关便利不仅关乎两地经贸往来的效率提升,更承载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使命。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通关便利化已成为打破制度壁垒、促进要素流动的关键纽带。

事实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作为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其发展轨迹清晰勾勒出通关协作的迫切需求。河套园区依托“一区两园”的特殊安排,需要实现科研设备、生物样本等特殊物资的跨境高效流转;前海片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开放平台,则要求金融人才、专业服务等要素的快速集散。当前两地海关探索的“跨境一锁”“中转易”等创新模式,正是为这些专业园区量身定制的通关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共享和风险联控,既守住监管底线,又为科研合作争取到宝贵的时效空间。

海关协作的深化正在重塑大湾区的产业生态链。在生物医药领域,香港与内地海关建立的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使得临床试验用药品可实现“一次审批、多次往返”,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这种制度创新直接推动了河套园区内多个国家级药物评价中心的落地。在高端制造领域,深港海关试点的“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使前海保税区的电子元器件能以“秒级”效率配送至东莞制造基地,形成“香港接单、深圳组装、东莞生产”的协同网络。这种产业联动效应,正是通关便利化释放的制度红利。

展望未来,大湾区的一体化进程需要海关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在规则衔接层面,可探索建立深港海关联络官制度,推动两地AEO企业互认标准接轨;在科技应用层面,可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贸易信任平台,实现单证电子化流转和智能审单。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低空经济物流等,更需要海关部门创新监管模式,为新业态发展预留制度空间。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环保从业员总会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雨桐 校对:李博扬 监制:张晶晶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