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会举办「香港教师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的情况」问卷调查记者会 反映教师应用情况与挑战

教联会举办「香港教师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的情况」问卷调查记者会 反映教师应用情况与挑战

日期:2025-05-20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DSC05128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今日(5月20日)发布「香港教师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的情况」调查报告,反映本港教育界在数字化教学转型中的现状与挑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兼教联会主席黄锦良、立法会议员兼教联会副会长邓飞、教联会副主席梁俊杰出席,详细阐述是次调查内容。调查显示虽然有近八成的教师已尝试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但普遍面临技术门槛、数据准确性及学生抄袭等问题,期望政府可以在推动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投入更多资源支援。

是次调查共收集514份有效问卷,涵盖幼稚园至中学教师,其中61.1%为前线教师,45.9%拥有21年以上教学经验。调查显示,AI工具主要用于备课(75%)、制作教具(63%)及处理行政工作(44.5%),但在批改作业(14%)和学生辅导(8.5%)等核心教学环节的应用仍显不足。在工具选择方面,ChatGPT(67.5%)和DeepSeek(66%)最受欢迎,Microsoft Copilot(36%)次之,反映国际主流AI工具在教师中使用较为普遍。然而,使用频率普遍不高,仅12%教师每日使用,每周仅使用1至2次者为数最多,占38%,显示AI尚未深度融入日常教学。

DSC05153_01

AI生成内容准确性最受关注

大部分受访者认同AI辅助教学有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超过半数的参与者甚至认为AI在减轻教师工作量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仍有不少教师依然表示在使用AI工具时遇上各种困难。调查显示,超过6成半的教师认为「AI的输出内容准确度不足」是他们使用AI时面对的最大困难;其次为「隐私及数据安全顾虑」,有接近4成。余下则主要涉及一些使用、界面操作、网络配套等的技术问题。事实上,虽然有54.1%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相应的AI教学培训,但初步了解(40.9%)和基本掌握(34.6%)AI教学辅助的教师占据了大多数,仅0.8%自评「熟练掌握」,反映培训成效有限,能够熟练掌握AI工具教学的教师还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

DSC05174_01

另一个令教师关注的是AI辅助教学时可能衍生的一些潜在问题,其中「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不足」再次占据高位,有超过8成受访者担心。有接近8成半的教师忧虑「学生利用AI抄袭功课」,其次为「削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60.6%)及「降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7.2%),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在衡量是否使用新科技提升教学的便利和效率时,对学生的影响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DSC05138_01

至于教师最期望AI工具提供的协助依次为:整理教学资源(66.9%)、设计教学简报(65.8%)及生成测考题目(55.3%)。其余如生成教学大纲、提供学生表现回馈、评估学生学习进度等也有超过五成的颇大比例,反映了教师对AI工具辅助或减轻工作负担有著一定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援,当中超过八成的教师要求加强专业培训,76%希望建立AI教学资源共享平台,73%建议开发适合香港课程的本土化AI工具等。

DSC05193_01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兼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认为,随著AI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推展数字教育。对于教育局近月成立数字教育策略督导委员会,并提出以初中科学科为试点,支援学校将AI融入学与教,无疑值得肯定。但学界推动数字教育的校际差异甚大,教师运用AI辅助教学仍面对困难。因此,教联会建议政府推出以下支援措施:

一、提升教师数字教育的能力
建议未来应该重点提供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及专业支援,定期举办讲座、工作坊及学习圈,结合线上培训等,逐步建立一支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推广AI教育的良好经验
建议扩大卓越中心学校计划,鼓励成功学校分享AI教育经验。进而扩大计划的规模,鼓励更多推广AI有成功经验的学校及其教师团队,到其他学校进行支援,协助解决前线教师遇到的困难。

三、持续推动教育创新
建议设立拨款资助AI教学项目,以创建「智能校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与教效能。同时,探讨由政府统一采购AI工具,免费或以低廉价格提供给学校使用,并提供充足培训及支援。

四、加强两地数字教育专业交流
建议定期举办内地数字教育交流团,让香港规划课程的人员、学校领导和负责资讯科技教育的教师到内地参访。并通过「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安排具有经验的内地专家教师到港进行深化交流。

五、增加数字教育资源
特区政府亦可考虑委托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将早前开发的AI大模型「HKGAI V1」微调至适用于教育界的版本。及建议「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与「香港教育城」互相开放平台给师生和家长使用;共同开发适合两地学生的网上课程及数字教材等。

六、制订教师AI教学实务指引
建议教育局制订教师AI教学实务指引,并提供案例,协助教师理解如何安全地利用AI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同时,加强教师对AI伦理及保护学生数据安全的培训。

七、制订教师数字素养框架
参考国家和海外的数字素养指标,例如国家教育部便颁布了《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等指标,制订教师数位素养评估体系,以提供针对性的支援。

来源:紫荆号

(作者署名: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