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今日(5月19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交通总站旧址纪念碑揭幕典礼”在香港新界深涌湾仔村李家大屋前举行。新界乡议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业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特区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中联办新界工作部副部长王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张腾化,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办公室副主任朱秀峰,大埔民政事务专员陈巧敏,紫荆杂志总编辑袁建,香港广州社团总会会长黄俊康,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撃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香港地方志中心副总编辑刘蜀永,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尹小平,李家大屋代表李俊晖等嘉宾出席,港九大队后人七十余人也应邀出席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期间,港九大队是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终坚持抵抗的抗日武装力量,是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港九大队情报交通总站在香港抗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交通总站旧址纪念碑高 1.4 米,用红色花岗岩制成。碑文写道:“1942-1944 年李家大屋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情报交通总站所在地。该站共有六条线在传送命令、情报及运送物资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李坤、罗许月先后担任该站站长。深涌李家在保护游击战士、筹集军粮等方面亦贡献良多。其事迹已载入《港九大队志》。”立碑团体为新界乡议局、香港广州社团总会、西贡北约乡事委员会、香港地方志中心和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

刘业强致辞表示,深涌李家大屋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情报交通总站的所在地,它记录了当年交通总站在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筹集军粮、保护游击战士及支援抗日战争的关键作用;李坤、罗许月两位先辈先后担任站长,亦体现了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伟大精神。旧址的保留与纪念碑的设立,让后人得以追思先辈的牺牲与贡献,激励我们传承爱国爱港的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刘业强表示要向所有曾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老战士们,特别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谢意。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刻划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并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繁荣。

梁宏正表示,无数爱国志士为守护祖国奋战到底,写下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团结分进的精神更应该深入民间,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激励后备奋勇前行,他希望市民通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设施,能够认识并体悟到先辈在抗战历史中的艰苦历程和伟大贡献。

李慧琼致辞说,80年前,在国难当头之际,一群爱国的香港同胞为保护国家、抵抗侵略者,李家大屋作为当年的交通总站,是护送人员、运送物资的重要地点,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先辈们用英勇之躯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李慧琼表示,要让这一段历史长存,让爱国爱港精神,好似这块碑一样屹立不倒,代代相承。

香港史专家刘蜀永教授介绍了港九大队交通总站的历史和贡献。港九大队成立初期,大队部曾分驻两地,大队部大部分驻西贡区;政训室驻于沙头角地区。大队部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司令部,大队部与政训室,大队与各中队之间,需要一个联络网以便随时掌握敌情的变化,接受上级的领导,指挥下面的战斗。为此,1942年初在地点偏僻和适中的深涌设立了情报交通总站,作为各方面的联络中心。抗战时期,深涌李家大屋一家人曾经为支持港九大队抗战做出过重要贡献和牺牲。刘蜀永表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抗战前辈和爱国乡民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要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