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正式启动“运动健康”计划,旨在革新本港运动健康生态。港大医学院致力于倡导基层医疗健康,目标是透过此计划将运动发展、医学教育、科研创新与临床服务结合,构建更健康、更具动力的社区。
“港大医学院运动健康”于5月14日举行启动礼。港大副校长(健康)兼医学院院长刘泽星教授在典礼上表示:“近年来,本港政府积极推动运动发展,包括鼓励社区之间的合作,以培养运动文化。恒常运动对预防慢性疾病和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有见及此,我们成立‘港大医学院运动健康’,作为香港大学综合基层医疗健康协作平台(CPHC)的重要一环,致力开创革新性的运动健康生态系统。我们汇聚社区力量,结合运动科学和临床专业知识,促进全民健康及体能活力,涵盖各年龄层与能力水平不同的人士。”
刘教授补充:“我们一直专注基层医疗健康和知识交流,而本计划将强调预防性护理和复康治疗,以促进整体社区健康,携手为更健康的未来贡献力量。”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临床教授黄德民教授阐述该计划的使命:“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结合运动科学、复康科学和临床研究,推动实证为本及具实际效益的创新方案。我们将致力于推动公众教育和知识交流活动,在社区中培养运动文化。”
教学亦是“港大医学院运动健康”的重要一环。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MBBS)将加入运动健康教育,让医科生深入理解运动适应和体能活动的重要性,并掌握其在预防、治疗慢性疾病及复康中的关键作用。在临床培训中,学生将在不同的矫形及创伤外科诊所获得实践经验。在家庭医学课程中,学生会参加关于运动处方和肌肉骨骼医疗点超声波工作坊,学习为患者提供预防性和复康性的治疗方法。他们亦会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矫形及创伤外科专科实习,进一步实践所学,并促进跨境合作。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临床助理教授吴珮佩医生表示:“随着‘港大医学院运动健康’推出,我们期望能将影响力扩展到校园之外。我们计划透过地区康健中心的社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应对社会需求,并藉著运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港大医学院除了向所有港大本科生提供运动学副修课程外,还将提供新的运动健康课程单元,教育不同医疗学科的学生如何通过运动促进健康。
港大医学院将与知名教育机构建立策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运动医学教育并促进学术交流。这些合作将包括促进研究活动、临床实习和教学。港大医学院亦将举办研讨会和讲座,探讨运动健康领域的创新和跨学科发展。项目团队正在与地区康健中心合作,向公众传播运动健康知识。
集合心脏科、急症医学、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矫形及创伤外科、运动学和运动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项目团队正在探索为大型运动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提供现场医疗支援。港大医学院亦已建立专门诊所,治疗运动创伤,并提供心脏健康及复康服务予运动员及社区中的运动爱好者。
港大医学院致力融合临床专业与社区力量,引领体能发展及建设健康社区,并借由策略性合作、创新科研与全面教学工作,重塑运动健康领域的发展模式,为医疗与复康服务树立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