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环半山鸭巴甸街及坚道交界的行人过路处,由于欠缺无障碍设施,令轮椅使用者、婴儿车使用者以及买餸的市民常常需要走出行车路,与车辆斗快过马路,险象环生。


楼梯设计不便居民被迫“与车斗快”
中西区区议员张嘉恩向《港纸》表示,自2018年在地区工作以来,已发现该处安全隐患。由于附近有多所学校及幼稚园,放学时段常有家长或外佣同时携带婴儿车及幼童,但因过路处仅有楼梯,无法搬动婴儿车上下,许多人只能趁无车时冲出马路。她现场观察到,一小时内至少有10架婴儿车需冒险横越,情况令人忧虑。
此外,半山区缺乏超市及街市,居民常需推购物车到中环嘉咸街采买,或是到该处超市购物,长者亦因楼梯设计不便,宁愿携著买菜手推车冒险走马路。“而且,现有栏杆扶手设计也不就手,对行动不便者尤其不友善。”张嘉恩说。
交通黑点加剧风险
同时,张嘉恩又补充道﹕“该处亦是交通黑点,经常有车辆非法右转,而且该处有不少货车、巴士经过,行人需同时留意多方向来车,进一步增加危险性。”
张嘉恩强调,尽管政府已在中环半山自动扶手梯推行“人人畅道通行”计划,但横向街道仍因楼梯阻碍未能真正畅通。张嘉恩曾经找过工程师研究后认为,该处可拆除闲置电话亭以兴建合规格斜坡,惟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协调地下设施改动。她促请政府正视问题,尽快改善设计,保障居民安全。
《港纸》记者曾在下午1时来到现场观察,除了不少外佣、家长推著婴儿车外,记者发现政府食环署聘请的清洁工人也需推著收垃圾的手推车横过马路,可见该处的不便。

居民冀增加斜道
居民洪太接受《港纸》记者访问时表示,当天早上途经该处时,曾目睹三辆婴儿车及两辆购物车推出行车路,与大型车辆并行,情况危险。“半山好多巴士同货车,见到都捏一把汗!”她指出,有些坐轮椅的长者体型较大,外佣推行困难,也需推出行车路。洪太认为区内应增加斜道等无障碍设施,减少梯级设计,同时也应增加盲人砖照顾不同人士需要。


另一居民罗小姐亦称﹕“现有无障碍设施未够完善,轮椅同婴儿车根本用唔到楼梯,焗住出马路,好危险!”她建议政府在行人楼梯旁加建斜道,方便有需要人士。也有居民何先生认为,虽然半山的楼梯多,十分不便。但无疑这也塑造了半山的一种特色文化,有部分游客来到半山也是想体验这种独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