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中美关税“超预期”,未来路途仍坎坷-紫荆网

屠海鸣:中美关税“超预期”,未来路途仍坎坷

日期:2025-05-15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屠海鸣

在国际舆论对中美经贸会谈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本周一(12日),中美联合声明发布。美方取消了对华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对美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自4月2日对华加征的关税,仅保留10%,中国的反制关税也保留10%,其他的都取消或暂停。这个结果出人意料,拔乎其萃,给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包括香港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迅速上涨。

中美经贸会谈“超预期”的结果,给世人三个重要启示:其一,经济规律不可违背,美国违反常识的关税政策行不通;其二,“跪低”换不来利益和尊重,“正义+实力+团结”才是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不二法宝;其三,苦练内功是化解风险的关键,相比于2018年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这一次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准备,摸清了美国的底牌,有力反制,稳站稳打,终于令特朗普政府回归理性。

但必须看到,这次中美经贸会谈仅仅是一个开始,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超过任何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未来之路仍然风霜雨雪、天荆地棘,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

属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矛头主要指向中国,但暂时还是“熄火”妥协,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从经济层面看,关税反噬超出了美国的承受能力。此轮关税战开打以来,美股、美元、美债大幅度下跌,美国物价飙升,美国的跨国公司成本巨增,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停滞,美国的投资者、消费者、企业家、农场主都遭受重创。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砸向中国,没有把中国“砸扁”,“大棒”反弹回来,把自己砸得鼻青脸肿。

其二,从政治层面看,特朗普政府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奥巴马、拜登都公开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三位前总统同时批评现任总统,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创下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纪录;美国12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按照特朗普的要求降息;全美还爆发了几十起反对特朗普的大游行。

中国政府的立场一直非常清晰:“打,则奉陪到底;谈,则大门敞开。”此次会谈中方的牵头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他是经济学科班出身,拥有“主政一方”和“经贸老兵”的丰富履历,经验老到,火候把握得很好,日内瓦一战,使“何立峰”的名字,在中国、在全球,如雷贯耳、闻名遐迩。中国愿意以平等对话化解分歧,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贸易战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不轻。4月份,中国整体出口增长了8%,但这其中包含了美国客户为应对关税战而提前采购的货物;若关税战不降温,对美出口大幅下挫是定局。不仅如此,美国对墨西哥、越南等国加征高额关税,也令中国产品“绕道输美”受阻。

其二,“中美经贸会谈”蓝本可供其他国家“抄作业”。特朗普政府给中国之外的国家“90天缓刑期”,胁迫其他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换去美国降税。那么,中美率先谈妥,令那些观望、踌躇、犹豫、左右为难的国家看到了希望,他们可以“中美经贸会谈”为蓝本,以对等原则与美国谈判。

挤掉“讹诈泡沫”,较量刚刚开始

4月2日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税率一路飙升,是典型的公开讹诈。地球人都知道,245%、145%的关税与84%的关税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数字游戏”而已。此次中美经贸会谈的最大作用,是挤掉了“讹诈泡沫”,终结了“数字游戏”。接下来,才进入实质性的较量。要看到,中美之间还有一些实质性问题此次会谈并未涉及。

其一,4月2日之前的关税问题。美国以打击芬太尼走私为由,对中国从原材料和化工产品征收10%的关税,后将范围扩大至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税率也提升至20%。该20%的关税如何处理,此次仍未确定。

其二,非关税壁垒问题。在高科技领域,2018年,美国商务部将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院所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涉及航空航天、5G、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这些问题此次并未涉及;在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方面,中国暂停或取消了自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部分非关税反制措施,但仍保留了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出台的关键矿物的对美出口管制措施。

其三,“小额包裹关税豁免”问题。5月2日,美国取消了中国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待遇,此次未提及恢复小包裹税豁免。

特朗普“变脸”很快,有人戏称他深谙“川剧变脸”,所以也称他为“川普”。这一次,中美经贸会谈取得了进展,但须谨防其再度“变脸”。2019年,中美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但美国并未取消对中国的相关出口限制,特朗普1.0已有“承诺但不兑现”的“履历”,不排除特朗普2.0继续忽悠中国,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与美谈判要积极,也要做好防风险的准备。

遏华心态不变,摩擦不会终止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在走向衰落。一个国家越是走向衰落,越不愿意正视现实,表现得焦躁、自私、狭隘。美国作为“世界的领导者”,却以“美国优先”理念来处理国际事务,美国还退出了许多国际组织,正折射出这种心态,这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基于这种心态,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仅是众多招术中的一个,只要遏华心态不变,中美之间摩擦和冲突的基本态势就不会变。除了贸易战,还有科技战、金融战、信息战等;除了“冷战”,不排除还会有“热战”;除了“直接出战”,不排除还会有“代理人战”;除了“独自作战”,不排除还会有“组团作战”;除了“短暂休战”,不排除还会有“迂回作战”,等等。我们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变化,而忽略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严峻性、多变性。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自5月8日起接连六天在澳门考察调研,他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时指出:“当国家利益受损时,大家应挺起胸膛坚守国家利益底线,自觉将自身事业与港澳繁荣、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当受到制裁打压时,大家应团结起来,展现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

夏宝龙的提醒非常重要,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既要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助力中美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地站在国家一边,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坚守底线和顺势而为相统一,持之以恒和随机应变相衔接,为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经济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安涛 监制:连振海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