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兆麟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素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光荣传统,每逢重要关头都挺身而出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每一位华夏儿女而言,爱国是本分、是责任、是使命。在我国发展历史进程中,包括众多港澳企业家在内的爱国商人前赴后继,把个人理想、企业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惧怕殖民主义者,不惧怕美西方打压,勇敢地进行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商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历史大潮中,一代代港澳企业家将家国情怀深深融入血脉之中,生动展现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以上阐述,说明港澳发展一直有赖工商界别以致高等教育学府一同拼驰,为国家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扮演着领航者、先导者、以致持份者的重要地位,以香港为例,上一代的工商界别领军先驱以至国际知名学者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研究,为我们写下“香江不朽名句”的精神,从高等教育学府在国际排名一直领先,去到爱国爱港商人为国家付出的贡献,成绩有目共睹。更重要,“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哪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依托于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哪来企业的发展;没有国家的坚强后盾,就没有企业的根。因此,港澳工商界企业家而是国高等教育学府的管理层,作为推动港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立场上必须要特别清醒、行动上要特别自觉,在风雨洗礼中淬火成钢。
在认真听取与会21位澳门工商界人士发言之后,夏宝龙表示,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亲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并视察澳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擘画“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蓝图,为港澳发展领航指向。学习贯彻好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认清形势、保持定力、坚决斗争,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变局中开创港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土生土长,并一直参与高等教育以及工商界别发展的我相信,主动并积极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港澳发展,努力并持续引进海外高精尖紧缺人才到港澳发展乃为祖国发展的基石。如特首李家超在刚完结的中东访问之旅,引以自豪地简述,用好两文三语,用好法律基础,以致扩大现有的国际金融领先地位,亦是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的重要环节。以香港为家的我们,更要带头多宣传“一国两制”和港澳优势,增强对港澳发展的信心。要发挥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多邀请外国朋友来港澳实地考察,多展现港澳的活力与魅力,共同讲好“一国两制”故事。
我们由莘莘学子到踏入中年,见证香港回归祖国快将踏入30周年,见证国家对我们的包容、支持、以及无私的付出,我们更应“自动自觉”为我们的家,为我们的下一代,做大做强上述的工作,为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付出一点的绵力,集腋成裘,在开放、包容、多元的港澳奋斗打拼,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者、香港高科院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